人物简历:
谢海英,女,1974年出生,石鼓区人大代表,现任石鼓区聆音康复中心主任。先后获得了“湖南省扶残助残先进个人”“衡阳市扶残助残爱心大使”“衡阳市五四青年奖章”“中国学前教育优秀园长”等荣誉,被省政府记二等功一次。由她创建的聆音康复中心先后被授予“全国残疾人工作先进集体”“湖南省基层优秀残疾人家长学校”。
履职故事:
大音希声,大爱无言。由谢海英创建的这家民办听障儿童康复中心位于石鼓区和平北路一条相对僻静的小巷,知道的人并不多。康复中心主要针对听力受损的孩子进行听力语言康复训练,从2007年发展至今,已有20多名康复老师,正在帮助几百名孩子打开有声世界的大门。
近日,记者来到聆音康复中心,探寻谢海英的助残路。目前,中心教学场所面积2000多平方米,设备投入200多万元,教育环境和教学设备比旧康复中心有全方位的提升。“学生的康复率在70%以上,只要来得及时,几乎都能适龄上学。”在谢海英的助残之路里,她所做的工作就是打开通往有声世界的大门,帮助听障孩子脱离“无声世界”,能像正常孩子一样自由地去聆听和表达,因此不少学生亲切地称她为“海英妈妈”。
记者看到有些孩子头部后侧贴着一块磁铁,磁铁下面的导线连着一个体外语音处理器,又名“人工耳蜗”,有些孩子带着助听器。谢海英在一旁介绍说:“我们的工作就是帮助这些听障孩子回到有声世界,正如康复中心的名称——‘聆音’。康复中心使用的人工耳蜗造价昂贵,需要10万元到30万元一台,一般家庭难以负担;人工耳蜗植入,是创伤性手术,可能会对孩子健康造成危害;而且人工耳蜗的工作原理是用电极代替耳蜗接收,一旦植入,孩子自身耳蜗就不会有任何听力。”基于以上原因,谢海英很少建议家长给孩子植入人工耳蜗。
2007年11月,聆音康复中心成立时,谢海英面临不少民办康复机构同样的问题,比如资金不足、政策向特殊教育学校一边倒,生源不足、康复教师短缺等问题。
“我有时也想过放弃,觉得撑不下去,但一看到康复中心的孩子,就不忍心,一想到这些孩子有机会像正常孩子一样去上学、工作、成家、生子,我就有了动力。”虽是困难重重,谢海英决定坚持到底。“只希望孩子们能听见世界所有的爱,尽情的去表达爱!”谢海英动情地对记者说。
在聆音康复中心,荣誉证书挂满了墙面。聆音康复中心于2011年底被中残联授予“十一五全国残疾人康复工作先进集体”,谢海英被湖南省残联授予“湖南省残疾人康复工作先进个人”。
2016年谢海英当选石鼓区人大代表,在履职期间定期看望辖区内的困难家庭,自掏腰包给他们带去了不少生活用品。在谢海英的建议里,她常呼吁社会大众多对残疾人群进行关注关爱,希望相关职能部门通过政策扶持残疾人事业,让残疾儿童早治疗早康复,促成残疾儿童从小享有康复教育,促成残疾人成长被关爱被帮助,提高生活质量,最终促成残疾人回归社会大家庭,增加残疾人和残疾人家庭的获得感幸福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