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违规补课、乱收费等问题日益突出,社会诟病多,请问如何遏制这些教育乱象?”
这是5月22日举行的市十五届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二次会议,专题听取和审议12位“一府两院”被选举任命干部2018年度履职情况报告时,市人大常委会委员郭露璐向正在报告履职情况的市教育局局长程少平提出的问题。
被市人大及其常委会选举任命的“一府两院”干部,身居重要岗位,肩负发展重任,百姓期望很高。他们的履职情况怎样?事关衡阳改革发展大局和人民群众福祉。
新时代如何实现人大人事任免与任后监督有效结合?是地方人大工作面临的一项全新课题。为此,市人大常委会积极创新监督方式,率先在全省人大系统探索开展市人大及其常委会选举任命人员报告履职情况工作,致力通过增强任后监督实效,敦促“一府两院”干部依法行政、为民履职,提升工作整体效能,打造最强执行力,推动衡阳高质量发展。
制度挺在前面,依规有序推进
听取和审议被选举任命的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履职情况,是宪法和法律赋予人大的监督职权。但怎样推进这项工作,却没有现成的模式可循。解决长期存在的“重任命、轻监督”现象,亟待加强任后监督。
市人大常委会在总结近几年“专项工作集中评议”工作经验的基础上,决定今年制定专门的“意见”,依规有序推进这项工作。经过广泛调研,精心起草,充分讨论,市十五届人大常委会第二十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开展市人大及其常委会选举任命人员报告履职情况工作的意见(试行)》(简称《意见》)。
《意见》规定,向市人大常委会报告履职情况的对象分为书面履职报告对象和会议履职报告对象。书面履职报告对象为市人大及其常委会选举任命的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和驻衡省人大代表。会议履职报告对象在书面履职报告对象中推选确定,报告履职情况工作原则上每年组织一次,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原则上每届任期内至少报告一次。适时组织驻衡省人大代表会议报告履职情况;会议审议时,常委会组成人员对报告人履职情况按满意、基本满意、不满意三个等次进行测评。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测评结果为不满意等次的,列为下年度会议履职报告对象。任期内连续两次测评为不满意等次的,依法启动相关法律程序。驻衡省人大代表的测评结果,作为履职管理考核及是否推荐和提名为下届省人大代表人选的重要依据……
该项制度的创立,为市人大常委会常态化、规范化开展选举任命人员报告履职情况工作提供了制度保障。市人大常委会决定从2019年起,每年确定若干被选举任命干部,听取和审议其履职情况报告。
会前调查充分,报告客观公正
今年3月,市人大常委会正式启动了市人大及其常委会选举任命人员报告履职情况工作。3月19日,
(下转第二版)
市十五届人大常委会第25次主任会议,审议了市人大常委会关于开展市人大及其常委会选举任命人员报告履职情况工作的意见(草案)。3月22日,
市十五届人大常委会第二十次会议审议通过了这个意见(草案),并强调要依法加强对市人大及其常委会选举任命干部的任后监督,增强被任命干部依法行政、监察和公正司法的自觉性,提高“一府两院”工作的整体水平。
3月22日,市人大常委会召开了市人大及其常委会选举任命人员报告履职情况工作动员会议,深入进行宣传发动。市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郑建新在会上强调,要抓实抓好该项工作,推动市委重大决策部署的贯彻落实。市委副书记、市长邓群策就此作出具体安排。市人民政府相关副市长、市中级人民法院院长、市人民检察院检察长到会作表态发言。
为确保该项工作有序推进,市人大常委会制定了“会议履职报告对象会前了解工作流程”,成立了6个调查小组,6位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分别带队,采取“召开座谈会、听取履职对象的履职报告、查阅相关资料、听取意见、实地走访”等方式,从履行行政职责情况、年度任务完成情况、其他事项落实情况等方面,对12位报告人的履职情况进行了深入细致的调查了解。调查期间,6个调查小组共走访报告人所在单位、有关部门及服务对象单位37个,召开民意测评大会12场,参与测评人数达443人,调查询问85人次,基本掌握了12位会议履职报告对象的履职情况,并形成了调查报告。
5月20日,市十五届人大常委会举行第28次主任会议,听取和审查了市人大常委会各调查组关于政府及部门部分报告履职情况对象会前了解情况的调查报告。对调查报告的格式篇幅、构成比例、措辞评价等进行规范,力求调查报告准确全面、客观公正、实事求是,为做好做实市人大及其常委会选举任命人员报告履职情况工作打下了坚实基础。
点评直奔问题,监督取得实效
5月22日,市十五届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二次会议现场庄严肃穆,市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人大代表、“一府两院”负责人汇聚一堂,听取和审议了市人大及其常委会选举任命人员会议报告履职情况及相关履职调查报告。
会上,12位“一府两院”有关负责人依次报告了各自2018年度履职情况,84位同志通过书面形式报告了履职情况。市人大常委会各调查组分别作了12位报告人的履职情况调查报告。部分市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和人大代表分别发言或询问,围绕社会关注、群众关心的改革发展和民生实事等现实情况,直奔问题“痛点”,提出意见建议。报告人坦承问题与不足,不回避矛盾、不掩盖问题,拿出了许多解决问题的思路和办法。
副市长龚学余当场表示,加快推进教育项目建设,争取两年内新建或改扩建151个学校项目、增加15万个学位。副市长杨龙金也表示,打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清洁村庄行动第一仗,大力开展“一拆二改三清四化”行动,确保农村面貌有一个质的飞跃。其他10位市直部门主要负责人和法检两院的有关负责人都一一作了改进工作、整改问题的表态。
经过轮番点评和充分审议之后,市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对12名报告人的履职情况进行了现场测评,12名报告人虽然均以 “满意”通过测评关,但也出现了一些“不满意”“基本满意”测评票。
会后,市人大常委会将针对报告履职情况中发现的问题,及时整理形成履职评议意见,以书面形式交履职报告对象所在单位处理。
“没有总结和反思,就没有提高和进步。”市人防办主任刘检元说:“通过评议,我们依法履职的意识进一步强化,依法行政的观念进一步强化,为民服务的责任进一步强化,更自觉地做到忠于宪法、敬畏法律、严格执法、勤勉履职。
其他报告人在接受记者采访时也认为,这种依法监督的有效形式,既是对自己过去一年工作的经验总结,又查找了自身存在的问题与不足,从而促使自己更好地明确了尽责履职的努力方向。他们表示,将把人大的监督当成支持,把批评意见视为鞭策鼓励,把被监督的压力变成抓工作的动力,进一步改进工作、开拓进取,在加快推进衡阳高质量发展的实践中展现更大作为。
“开展履职评议只是手段,促进工作、加快发展才是目的。”参加点评与测评的市人大常委会委员们也深感,市人大常委会代表国家和人民依法行使监督权,既是对“一府两院”干部依法行政的监督,又是对他们工作的支持和促进。
市人大常委会委员、特变电工衡阳变压器有限公司副总工程谭黎军认为,这项创新的举措提升了人大监督工作的地位和效果,强化了人大监督作用,让人大工作者敢于监督、善于监督,更加促进“一府两院”干部依法行政、公正司法。”
市人大常委会委员们表示,今后要正确运用和行使监督权利,提高监督水平,增强监督实效,形成加强和改进“一府两院”工作的合力,推动解决人大代表、人民群众普遍关心的突出问题,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