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日 ,一位院长退休的消息刷屏:4月8日,单霁翔先生从故宫博物院院长退休,敦煌研究院院长王旭东接任。
65岁的单院长,作为故宫博物院的第6任院长,任职7年。常人眼里是“故宫掌门”的他,自喻为“故宫看门人”“故宫讲解员”,单院长与媒体称之为“故宫守护人”“故宫改革人”“故宫创新人”交织在一起,退休之时有这么大的动静,让人生敬。对于更多的普通游客,特别是对于属于网络一代的年青人来说,单霁翔院长治下的故宫7年,让高墙故宫成为网红故宫,让皇家故宫成为平民故宫。古老皇家故宫“活”了、“火”了、“红”了,故宫有时代范,有亲近感了。
有人说过:做大事,成大事其实并不太难,关键要把握两条。一条是方向要对,如果方向不对,或者战略和目标错了,就会南辕北辙,偏离背离越远。第二条是从小事做事,平常事做实,就在日复一日的坚持积累、简单重复中,使平凡成为不平凡。
细读这两天关于单霁翔院长退休的回顾纪念文章,有“一大一小”两个方面,对故宫的影响巨大,让人印象极深。“一大”是大目标。“把壮美的紫禁城完整地交给下一个600年”,这是当年58岁的单霁翔就任故宫博物院长,给自己定下的大目标,7年来,他和故宫一起奔着这个目标而工作。
“一小”即抓细节,抓小事,从每一件具体的小事、常事做起。2012年上任后,单霁翔穿着双老布鞋,带着助理周高亮,花了5个月在故宫走了一圈儿,把故宫的1200座建筑,9371间房间,凡是门都要推开看一看,布鞋就磨坏了20多双。2016年底,他公布故宫文物家底是1862690件(套),首次可以将故宫馆藏文物数量精确到个位数。2013年5月18日国际博物馆日,单霁翔宣布:故宫禁烟,故宫要建“无烟紫禁城”。当时人人质疑无烟故宫纯属“单相思”。禁烟的第一天,故宫共截下了8000多个打火机。那年单霁翔带头在故宫里捡到过1000多个烟头。从此,烟灰缸在故宫再无用武之地。单霁翔提出“故宫不能有一片垃圾,屋顶不能有一棵草”,给故宫人提出的这个要求,他是第一个身体力行者。现在,在故宫里,高达15万多平方米的宫殿屋顶,见不到一棵草,地面干净无垃圾,故宫干净得让人不忍心丢一片垃圾。他还为游客休息,制作安放了1400多把椅子。这是从一间房、一件物、一根草、一张椅等这些小事细节一件件做起、一件件见效,体现出故宫持之以恒的匠人匠心及其工匠精神,才有了故宫不断扩大开放面积,从2014年的52%到2015年的65%,2016年增至76%。据说到2020年,紫禁城85%的区域将向公众开放。
退休后的单霁翔会去哪?单霁翔说过,一辈子都不想离开故宫。他表示,设计过自己退休后的生活:想去故宫研究院搞搞研究。或者,来故宫当一名志愿者。也许,下次你在故宫就能听到退休后单霁翔的新讲解。
谨以此文向光荣退休的故宫“看门人”“讲解员”单霁翔致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