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是民生之首,孩子的成长牵动着千家万户的幸福指数,让孩子“上好学”“能成才”是每个家庭最大的期盼。回眸2018年,全市教育系统坚持聚焦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全力补齐教育短板,深入推进教育改革,把立德树人作为检验学校一切工作、评价所有教职员工、衡量教育质量的根本标准,以“更好的教育”让人民群众有更多的“教育获得感”。
2019年,衡阳教育又有哪些工作和改革将会影响人们的生活呢?近日召开的全市教育工作会为新时代衡阳教育改革发展作出了总部署总动员——增强教育保障力度、优化教育资源配置、扩大公益普惠性学前教育资源、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多措并举提升教育教学质量、精准帮扶困难群体……以加快建设现代教育强市为目标,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优化教育资源为重点,持续深化教育改革创新,不断提高教育质量,推进各级各类教育均衡、协调、可持续发展。
增强教育保障力度
守住教育公平底线
办一所“好学校”是全市人民的夙愿,我市教育部门将致力于让学生就读更多好学校。2019年全市完成创建标准化学校322所、标准化教学点107个。全面完成华新实验中学二期工程建设,2019年秋季开学前各项工程指标验收合格,交付使用;示范性综合实践基地完成主体和装修工程及设备采购;市十七中迁建争取年内完成土建工程;衡阳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新建项目年内完成投资总额的60%;年内完成市七中搬迁工作。
继续抓好教育扶贫攻坚行动。以深入推进精准资助和资助育人为重点,完善建档立卡贫困学生数据库建设,继续开展“三帮一”劝返复学行动,确保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不因贫失学辍学。实施校校结对帮扶工程,在衡高职院校、城区省示范性中等职业学校对口帮扶一个县的职业学校和一所城区薄弱中职学校。实施“一户一产业工人”教育培训计划,为每个贫困家庭免费培养一名40岁以下青壮年劳动力。
在精准帮扶方面,做好学前教育、义务教育、普通高中、中职学校、贫困大学新生、建档立卡学生资助工作。充分运用好全国学生资助管理系统和“一单式”教育扶贫系统,强化信息化管理,提高工作实效,提升资助的精准度,确保帮扶不遗漏。进一步补齐学校资助的短板,充分激励引导社会各界捐资助学,为一些特困学生在接收政策资助之外增加量体裁衣式的必要资助,同时让慈善文化进校园、入课堂,加强资助育人。
为促进教育入学机会公平,及时向社会公开招生入学工作相关信息,如招生计划、招生办法、招生范围、招生日程安排、招生结果等。落实好义务教育学校就近招生入学政策,重视流动人口、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和返乡农民工随返子女的就读工作,关注留守儿童和贫困儿童等弱势群体的教育,规范程序,确保各类学校入学资格审查,自觉接受社会监督。
推进教育均衡发展
优化教育资源配置
用更好的教育创造更美好的生活,这不仅是一个美好的教育愿景,更是一个响亮的教育号令。满足人民群众对优质教育的向往与期盼,衡阳市教育工作者使命在肩,任重道远。
推进学前教育普惠优质发展。实施《衡阳市实施第三期学前教育行动计划(2018—2020年)》,构建以公办园和普惠性民办园为主体的学前教育服务体系,扩大公益普惠性学前教育资源,确保全市学前教育三年毛入学率达82%以上,公办幼儿园和普惠性幼儿园占幼儿园总数比例达78%以上。
在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方面,抓好 “控辍保学”工作,确保全市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达到97%以上。今年要消除衡山剩余的超大班额87个,实现超大班额彻底清零。全面梳理薄弱学校改善办学条件工作成果,查漏补缺,对各县(市)区“全面改薄”工作进行绩效评价。增强特教学校、普通学校随班就读和送教上门的运行保障能力,确保全市适龄残疾儿童少年义务教育入学率达到94%以上。继续推进“3+2”衡阳市城区优质公办初中创建工作。
在高中教育上进一步增强高中课程选择性,满足学生多样化需求。加大高校自主招生力度,建立多元评价体系。深入研究新高考制度下学校教学工作,研究选课走班管理、考试管理和教学内容管理,重点做好新高考政策的宣传贯彻与平稳落地。
大力发展现代职业教育。落实立德树人要求,抓牢抓严中职教育,推进中职学校学生文明风采活动具体化、常态化、系列化,打造一批职业院校校园文化活动品牌。继续实施农村中等职业教育攻坚计划和卓越职业院校建设计划,支持在衡高职院校申报和创建省卓越高职院校。优化中等职业学校布局结构,增加中职学位,提升中职教师队伍素质,培养一大批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人才。
规范发展民办教育。继续联合公安、民政、人社、食监、物价等相关职能部门开展民办教育机构专项整治工作,严厉查处无证办学、无证办园和违规办学行为,优化民办教育办学秩序。坚持扶优扶强和分类指导原则,鼓励支持优质民办学校优化资源配置,创新办学理念和模式,改革课堂教学,提升科研水平和教育质量。
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推动教育高质量发展
教育不是简单的一纸成绩,深化素质教育,必须注重以人为本、因材施教,注重学用相长、知行合一,着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
今年全市各级各类学校将进一步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注重培育学生成长发展的核心素养——健全人格、社会责任、家国情怀、创新实践的能力等,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教育的全过程,把适应社会需求、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作为衡量教育质量的根本标准,使学生具备适应与建设现代社会及自身终身发展的品质和能力。
以创建“文明校园”为统揽,强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传承红色基因”等宣传教育,进一步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校园、进课堂、进头脑;进一步强化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全方位推进教育系统文明创建工作。
积极推进学校体育、艺术、科技、国防四项课程建设,继续推行中小学学生艺术素质评价制度,提升学生综合素质,让学生品行更端正、体质更健康、情操更高尚、素养更全面。建立心理健康教育体系,深入推进“心育护花行动”全面落实,进一步加强中小学校校园生命健康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和安全教育。
有好老师才能教出好学生。以“名师工程”为引领,今年将进一步完善名师考核体系,科学管理名师队伍,充分发挥名师的辐射力,优化教师队伍,夯实教育质量提升的基础。进一步完善教师招聘机制,积极协调市委人才办,将教育常规招聘纳入高层次人才引进范畴,加大优质教师引进力度,减少引进环节。同时加强乡村教师队伍建设,拓展乡村教师补充渠道,扩大农村教师公费定向培养规模。改革创新教师培训模式,分层分类分岗实施“国培计划”“省培计划”。加强教研队伍建设,提升教师教育教学水平、科学提升教育教学质量。
今年衡阳教育要做的远远不止这些,上述不过是今年我市教育工作中的重点、大事。相信经过一年的扎实推进,衡阳教育事业将换发新的活力,让老师安心教学,让学生快乐学习,发展更加公平、更高质量的教育,继续以“更好的教育”让人民群众有更多的“教育获得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