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市上下要全力以赴推进创建全国文明城市‘一号工程’,确保成功摘取全国文明城市桂冠;要全面夺取创建国家卫生城市阶段性胜利,确保一次性成功创建;要全民动员开启打造‘衡阳群众’品牌征程,使‘衡阳群众’真正成为践行群众路线的闪亮品牌。” 这是一份庄严承诺,也是市委、市政府向全市人民发出的总动员令。
高新区迅速行动,认真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作出的决策部署,结合建设国家级产城融合示范区和创新型科技园区这一总目标,以打造“衡阳群众”为抓手,紧盯阶段性工作重点,全力推进2019年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工作,计划通过两年时间的努力全面达到国家卫生城市的标准,争当全市“创文创卫”工作的排头兵,彰显主战场、主阵地作用。
高新区管委会主要负责人表示,全区上下要以更加饱满的热情、更加充足的干劲、更加务实的作风,攻坚克难、奋勇前行,确保如期实现各项创建目标,不断增强高新人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为创建创新活跃、产业发达、人才集聚、绿色生态的国家级一流高新区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全面巩固“创文”成果,着力实施“三大提升”行动
今年是创建全国文明城市承上启下的关键之年,也是重点突破、深化提质之年。高新区作为衡阳的政治、经济、文化、金融中心和文明创建必检区域,将瞄准目标,集中整治突出问题,注重加强提档升级,着力实施“三大提升”行动,为明年创建工作圆满收官打下坚实基础。
注重强化全民教育,着力提升市民文明素质。把提高市民的文明素质作为创建工作的基础工程,持续实施“相约文明”市民素质提升工程,结合“讲文明树新风”主题活动以及文明单位创建活动、“小手拉大手,文明携手走”道德实践活动等,凝聚创建力量。通过歌舞、小品、渔鼓、曲艺等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寓教育于文艺之中,潜移默化地影响市民、教育群众、提升素质。创新形式方法,丰富宣传内容,持续为文明创建工作注入强大精神动力,努力提高市民知晓率、参与率和满意度。
注重固本强基,着力提升城市整体形象。按照建设一批、改造一批、提升一批的要求,不断完善交通基础设施、街巷基础设施、环境卫生设施、公共服务设施等,形成良好的功能配套和日常维护机制。对标《全国文明城市测评体系》,结合社区“两化两体系”建设,打造社区“三清三建”升级版,将全区10个社区打造成文明社区。
注重专项整治,着力提升城市管理水平。以《衡阳市城市市容和环境卫生管理条例》实施为抓手,巩固国家卫生城市创建成果,进一步加强城市市容和环境卫生整治。对照测评体系,对全区集贸市场“地毯式”清理整顿,落实消防设施、环境卫生、食品安全等规范要求,确保市场环境卫生干净整洁、管理规范有序。加强城市管理秩序整治,重点整治占道经营、乱搭乱建、摆摊设点等乱象,继续强化渣土整治成果、建筑工地和渣土运输常态化管理。加大校园周边环境整治力度,确保校园周边200米内没有网吧、游戏厅、麻将馆等娱乐场所,对学校周边的食品店、餐饮店、诊所进行专项检查,建设有利于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优良环境。大力整治道路交通秩序,重点抓好主次干道及主要路口的交通秩序整治,规范电动车管理,科学规划停车位、合理设置停车场,引导车辆规范有序停放。
全力推进“创卫”工作,确保2020年“达标”
高新区计划通过两年时间的努力,确保2020年年底前,全面达到国家卫生城市标准。全区各部门同心协力,对照《国家卫生城市标准》要求开展工作,在今年5—6月份省爱卫会的技术评估中,助推衡阳市获得省爱卫会向全国爱卫会的推荐资格。争取在2020年下半年,全区创建国家卫生城市各项工作在全国爱卫会对衡阳市的评审验收中,取得优异成绩。
为强化组织领导,高新区成立创建国家卫生城市工作领导小组,由管委会主任欧杏担任组长,各相关单位为成员,负责对接市级创建国家卫生城市工作,统筹推进全区“创卫”工作。同时,对照《国家卫生城市标准》设立11个专业工作组,由分管领导担任组长,各街道(办事处)或相关单位为成员,组建专门工作班子,从事“创卫”工作。
充分利用报纸、广播、电视、网络等媒体和户外广告栏、橱窗、标语等途径广泛开展宣传活动,普及“创卫”工作和卫生健康常识,规范市民行为,促进市民维护公共卫生,提高市民卫生知识知晓率和卫生状况满意度,营造人人参与“创卫”工作的良好氛围。
对照2018年省爱卫办对衡阳市创建国家卫生城市省级调研提出的46个问题和21条建议,全面排查问题、摸清底数,突出重点,开展专项整治活动,确保问题清单在5月底前全部清零。
统筹安排好“创卫”专项工作经费,足额保障创卫工作正常运行,加大基础设施和项目投入,确保病媒生物防制药物能足量投放到位,使病媒生物密度控制从巩固C级国家标准提高到B级国家标准。将美化、绿化、亮化、净化融为一体。
为确保责任落实到位,高新区将建立奖惩机制,对各部门创建全国卫生城市工作进行严格考核,对在创建国家卫生城市工作中成绩优秀的单位和个人,报请市创建办进行表彰和奖励,对工作不实、草率应付、推诿扯皮,经督办、交办仍不落实的及在全国爱卫办、省爱卫办的明查暗访及技术评审中问题较多的单位和个人,由纪检监察部门按照有关规定进行问责。区创卫办将组织日常巡查,定期通报检查结果,做到一日一检查、一周一反馈、一月一评比。
打造“衡阳群众”品牌,为“创文创卫”提供强大抓手
按照全市“衡阳群众”品牌创建活动的总体部署和要求,结合高新区建设国家级产城融合示范区和创新型科技园区这一总目标,高新区成立“衡阳群众”品牌创建工作领导小组,全面推动“衡阳群众”品牌创建工作,为“创文创卫”工作打造强大的抓手,不断提升人民群众安全感、获得感和满意度。
通过“招募一批,整合一批”壮大“衡阳群众”志愿者队伍,覆盖高新区各个行业、各个层次、各个角落,实时监督各地的不文明现象、社会治安动态,随时随地上报各种矛盾纠纷、安全隐患和违法犯罪线索。让“衡阳群众”志愿者成为参与文明创建、平安创建的生力军,成为推进社会治理的信息员。
建立“衡阳群众”三级管理体系,成立“衡阳群众”高新区志愿服务队,各街道、重点行业系统建立志愿服务分队,各社区(服务站)、管理处建立小队。以社区(服务站)、管理处为基础,每个社区(服务站)、管理处组织注册群众至少30人以上。同时,以“衡阳群众”志愿者如何服务社会为主题,按层级开展教育培训,引导群众如何监督、劝导不文明行为,如何做好自我保护。
与此同时,在全区范围广泛开展“衡阳群众在行动” 学雷锋志愿服务主题实践活动,通过“邻里守望”“美化城市”“文明劝导”“党员志愿服务”“绿色环保”“文化志愿”“未成年人”“扶贫帮困进乡村”“专业技术”“文明上网”等10大志愿服务活动,动员全区市民和广大志愿者积极参与文明创建活动。
借鉴朝阳经验,对注册成功的“衡阳群众”志愿者实行积分制星级管理,对政府购买服务的专职“衡阳群众”志愿者给予服务费用,并纳入财政预算。同时,给注册“衡阳群众”志愿者购买志愿服务公益保险,使“衡阳群众”志愿者在精神上有“成就感”、物质上有“获得感”、安全上有“保障感”。对在文明劝导、抢险救灾、见义勇为、志愿服务等活动过程中造成人身伤害或因公殉职的“衡阳群众”志愿者,积极做好医疗救治和抚恤工作,帮助其申报“劳动模范”“时代楷模”“道德模范”“身边好人”“见义勇为”等荣誉称号,最大限度地解除“衡阳群众”志愿者的后顾之忧。同时,开展“衡阳群众,有你最美”评比表彰活动。
广泛开展“衡阳群众”品牌创建工作的宣传发动工作,不断加大对优秀“衡阳群众”志愿者、“最美‘衡阳群众’”先进事迹的宣传和品牌推广力度,弘扬社会正气,进一步激发人民群众参与文明创建、平安创建的光荣感和责任感。
“力争一年见成效,两年出成果,三年树品牌,五年成名牌”,高新区将朝着这个目标奋力攻坚,为使“衡阳群众”真正成为“衡阳主人翁、文明志愿者、平安守护人”贡献高新力量,彰显主战场、主阵地作用,争当排头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