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我市将学生资助与教育扶贫有机结合,围绕公平和精准出实招、求实效。2018年自行开发“一键式”教育扶贫软件,得到省教育厅的充分肯定,并在全省广泛推行。“一键式”软件主要通过学籍信息、贫困人口信息进行比对筛选确定资助对象,提高建档立卡等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识别的精准度和学生精准资助工作效率,涵盖54项具体内容。2018年,从幼儿教育到高等教育各项学生资助政策全面落实,73438名建档立卡等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全覆盖并按照最高标准顶格享受资助,并及时发放资助资金,努力做到了“应助尽助,一个不漏”。
同时全力开展“三帮一”劝学活动,对因贫、厌学等原因辍学、失学的学生尤其是义务教育阶段学生通过一名老师、一名村干部、一名家长或监护人帮扶一名辍学学生的办法进行“一对一”劝学和帮扶,保障了义务教育阶段建档立卡学龄儿童100%就学。据统计,2018年全市义教阶段54514名建档立卡学龄儿童,除10人因重度残疾或精神病不能接受教育外,其余54504人均接受了义务教育。
在教育扶贫中,我市力抓“四大项目”,大幅改善了农村学校办学条件。“全面改薄”按照2014—2018年规划,全部完成1287所学校的改造建设。标准化学校建设2016—2020年的规划任务为2119所学校(含教学点),目前已完成建设任务过半,其中今年的460所学校(含教学点)将在12月份进行评估验收。农村公办幼儿园建设按照每乡镇至少1所的目标要求已完成建设任务。教育信息化建设方面,5个城区已完成“三通两平台”建设,全市90%左右的公办学校和教学点开通了宽带网络。农村学校师资也不断优化,2018年全市共补充2000多名新教师并优先安排到乡村学校任教,选派120多名教师到贫困地区学校支教,教师培训做到贫困村所在学校全覆盖。
市教育局透露,今年我市将进一步突出学生精准资助重点,一方面,逐县逐校进行建档立卡等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就读情况核查,确保义务教育阶段建档立卡等家庭经济困难学龄儿童100%就学,一个不漏;另一方面,充分利用“一键式”系统信息化管理和实地大走访摸清建档立卡等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底子,实行动态管理,及时拨付、发放学生资助资金,确保建档立卡等家庭经济困难学生100%按最高标准享受资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