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回家的火车上,当你灌满一瓶热腾腾的开水,沏上一杯热茶,缓解旅途的疲劳时,你是否知道火车上源源不断的热水究竟来自何处?有这么一群人,他们顶着刺骨的寒风,为旅客顺利用水辛勤付出。
2月5日大年初一晚上7时36分,在衡阳火车站站台上,从南宁开往上海的T78次列车刚刚停稳,候在轨道旁的上水工刘彪电话通知站台值班员后,迅速地开始送水作业。冒着严寒,他手脚冰凉,弯腰,拔水管,屈膝,将水管插进车厢的进水口。然后再前往下一节车厢,麻利地重复。短短10分钟,刘彪给7节车厢加满了水。
普速列车由于车速慢,路途远,需要定点上水,但又不能因为上水时间过长而耽误行程,一般停车时间在10分钟到15分钟之间,刘彪所在的组只有三个人,需要在10分钟内完成20节左右的车厢上水工作。完成一趟列车的上水工作后,他们又需要赶到下个站台为下趟列车补水,整个晚上几乎都没有休息。
据衡阳火车站相关负责人介绍,上水工露天作业,日晒雨淋,工作强度相当大。一根水管加上管内存水重达五六十斤,同时还要反复操作,十分辛苦。自2018年7月1日全路给水方案调整后,衡阳火车站全天担负9个铁路局始发、途经共计59趟给水列车的上水任务,其中白班23列,晚班36列,上水作业量在全集团28个上水站中排名第六。而衡阳火车站在岗上水工仅有36人。进入春运后,临时增加计划内的上水作业量增加了80%。
整个春运每位上水工平均每人每天要为150节车厢上水15吨,行走15公里以上。在车站平均长度450米的股道间往返近20公里。
长年累月的高强度作业,刘彪和他的同事们都有些腰部和腿部的病痛。为了保证加水的速度,上水工总会几节车厢同时作业,车厢间的距离相差总有百米,他们不仅要查看水管和溢水口,而且还要注意另一个股道里是否会有火车进站。尽管工作艰辛,但他和同事们还是坚守在铁轨旁。在他们的共同努力下,衡阳火车站从未发生过因为送水不及时导致列车发生延误的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