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5:版面五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情景歌舞《时代恋曲》~~~第三届最·高新文化艺术节精彩纷呈
2019年01月30日 星期三 出版 返回首页 | 版面概览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上一期   下一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情景歌舞《时代恋曲》
匠心“酿”造精品 市民“醉”享其中
第三届最·高新文化艺术节精彩纷呈
  ■文/本报记者   谢小青   图/本报记者   彭斌   黄沐   张志伟

  1月23日晚,在激扬喜庆的交响乐声中,“壮丽航程”第三届最·高新文化艺术节在衡州剧院正式开幕。

  今年的艺术节无论持续时间还是档次,都再次升级,匠心打造高端文化盛宴。在长达一个多星期的时间里,民国衡阳记忆画展、“诗忆华年”诗会、“岁月如歌”摄影展、民族管弦乐音乐会等活动全方位展现改革开放以来高新区发展成就,充分彰显着宜业、宜居、宜文的魅力高新,让市民“醉”享其中。

  最·高新文化艺术节已连续举办三届,这与高新区高度重视文化产业发展密不可分。一场场活动的成功举办,折射出高新区文化创意产业加速崛起,正在成为经济发展的新动能、衡阳靓丽的文化名片。

  最原创——艺术之根扎进生活

  注重原创是最·高新文化艺术节一大特色。开幕式晚会上,一个个原创节目,将文化艺术与时代精神结合,生动展现了改革开放以来高新区追梦、筑梦、奋斗的发展历程。

  “1992年,南海之滨,有一个老人写下了一个关于春天的故事。同一年,雁城之西,有一群先行者踏出了一座城市创新策源的脚印,潮涌蒸湘、浩浩汤汤,高新人背负着一座城市的光荣与梦想,扬帆踏浪,走向辉煌。”序曲《春天的故事》结束,通过字幕与声音再现1978年以来的高新区关键时间节点和重要历史事件,打破往常“一作品、一报幕”的模式,令人眼前一亮。

  微话剧《奋斗者》以全新形式再现了高新区建立之初,高新区干部蹲守项目现场,过年都不回家的感人事迹。一位企业家为了支持高新区的发展两次挪地,女儿留学回来就业,并带来一群“海归”朋友,为高新区的发展注入新鲜血液。面对被征地农民坐地起价等问题,当地村干部带头拆了自家葡萄园,给村民们树立了好榜样。

  故事中的原型人物走进现场,大家用热烈的掌声向他们致敬。金化科技董事长彭琪就是剧中的企业家,金化是第一家在高新区注册的企业,伴随着高新区一同成长,从注册资金10万元发展到注册资金1.6亿、年产值5亿的国内行业领头雁。高新区基建部原部长邱新敏天天穿梭在高新区的各个工地,是高新区一砖一瓦建造过程的见证者。正是因为有成千上万像他们这样的“奋斗者”,高新区才能在短短27年里迅速发展壮大。

  “三个典型人物让整台晚会立起来了,而为了生动的再现故事,创作人员实地采访,收集素材后反复打磨了很长时间。”执行导演谷云飞介绍。

  前两届艺术节推出了《我的高新1》《我的高新2》,今年得以延续,音诗画《我的高新3》深情地诵读了高新区一年来的变化。

  “我爱你的每片绿荫,你是我心中的灿烂黎明……”童声合唱《在高新》唱出了对高新区的爱。这首歌的词作者是华新小学两位教师,因为他们在这里生活、工作,亲历高新区巨变,艺术灵感和创作热情便汩汩而出。

  舞台之下,座无虚席,观众沉浸其间如痴如醉,丰富的节目内容,演员的动情表演,赢得了阵阵掌声。

  当高新区衡州交响乐团奏响《再一次出发》,观众热泪盈眶:“唤起了我们这一代人的记忆,深深感受到了高新区的飞速发展。”“节目有档次,又接地气,说明我们的艺术之根扎进了生活。”

  “从开始筹备到正式演出,前后不到一个月,高新区管委会领导给予了大力支持,大家加班加点排练,观众的热烈反响便是对我们辛勤排练的最佳回馈。”谷云飞说。

  最丰富——“诗会”“民乐会”勾勒出高新文化内蕴

  用诗词感染人心,用诗词传递美好与力量……除了传统的文艺晚会,1月24日晚,衡州剧场上演了一场震撼人心的“诗忆年华”新年诗会,让市民感受了诗歌的魅力,丰富艺术节内涵。

  《春》《门前》《南方的夜》《我爱这土地》《祖国或以梦为马》……这些节目既有对大自然的热爱、对家乡的思念,也有对祖国大好山河的赞美、对美好未来的希冀。

  “尽管土地是如此的贫瘠,但它的果实,却压断了枝头,这是对大地养育之恩的回报,人类啊,当我们走过它们的身旁,请举起手,向它们致以深深的敬意!”当吟诵者用高亢激昂的声音诵读这首《感恩大地》时,观众们的激情顿时被点燃,台下响起热烈持久的掌声。

  1月26日晚,首次亮相“乐醉高新”民族管弦乐新年音乐会的高新区衡州交响乐团民族管弦乐团技惊四座,《花好月圆》《浏阳河》《阳光三叠》等一首首耳熟能详的曲目,为观众带来音乐盛宴与美好感动。

  “从观众的反映来看,我们第一次亮相是成功的。”衡州交响乐团艺术总监孙庆宪难掩激动,“民乐团成立于2017年下半年,大家一直在精心准备,要以最好的状态展现在大家面前。”

  “琵琶老师唐雅琴怀孕8个半月了,今晚还在坚持演出。笛子老师谢娇在县区工作,每周坐车来市区排练,练完后又回去……”正是因为她们的无私付出,才能收获大家的肯定。

  民乐团有45名成员,音乐专业占90%,演出没有报酬和经费,大家凭着对民族乐器的热爱聚到一起,高新区管委会从场地等方面都给予了大力支持,让他们可以专心排练。

  民乐团团长邹亚非介绍,“我们的目标是向准职业化方向发展,目前拉弦乐、弹拨乐、吹管乐、打击乐四个声部都比较完整,希望今后能创造更多本土作品。”

  在前两届最·高新文化艺术节惊艳亮相的高新区衡州交响乐团同样收获了大波好评。今年,他们站上了更高的舞台,在“美美衡州·雁鸣新春”2019新春演出季活动中举行了专场演奏会。

  孙庆宪说:“是最·高新给了我们展示舞台,让高雅艺术离老百姓又近了一步。”

  在高新区的全力支持下,高新区衡州交响乐团不仅名气越来越大、规模也越来越大,发展了交响乐团、民乐团、合唱团三支团队。

  最直观——“画展”“摄影展”吸睛无数

  开幕式之前,民国衡阳记忆画展在生态壹号美术馆率先开展,让市民提前感受艺术节氛围。衡阳籍画家唐焕民首创以衡阳民国历史为题材的焦墨作品,把土纸作为底色,线条粗犷富有张力,山、水、塔、桥、人物等作品的构图黑白对比强烈,让市民见微知著,领略民国时期的衡阳盛景。

  1月25日,“岁月如歌”高新区改革开放40周年摄影展相继展出,通过20组高新区不同时期的照片点对点对比,反映了高新区从一条路到一座城,从三大区域、四大平台,再到十大中心、十大科技园的发展历程。陆家新区等10幅高新区最新建设图片,充分展示了高新区深入实施“创新引领、开放崛起”发展战略,积极推进基础设施建设,扎实开展招商引资工作,着力培育高新技术产业取得的辉煌成绩。

  精彩节目仍在继续上演。1月31日,“福满高新”书法名家送福送书法活动走进高新区各大社区。2月1日晚,“梨园探春”戏曲春节联欢晚会暨艺术节闭幕式将在衡州剧院举行。

  前两届艺术节好评如潮,最·高新文化艺术节已从高新区走向全市,今年由市委宣传部、高新区、市文联、市文体广新局、市广播电视台联合主办,并纳入“美美衡州·雁鸣新春”2019新春演出季活动中,给全市人民精心烹制了一顿高端文化大餐。

  文化产业是一座城市综合实力的重要标志之一,对于产业转型升级,提高区域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近年来,高新区文化产业取得令人瞩目的成果。最·高新文化艺术节收获超高口碑;连续举办五季衡阳时装周,每一季都有惊喜;湘南地区最大的图书城衡阳图书城,提供丰富的精神食粮;全市第一个社区图书馆落户高新区加州阳光小区,打通了全民阅读的“最后一公里”。

  今后,还有一大批的优质公共服务设施呈现在市民面前。海博星都文化创意产业园已竣工,集书画展览、艺术品交流、艺术培训、文化品牌发布宣传、艺术培训和影视制作为一体,文化体育中心、文化艺术城、德普文化体育科技产业园、高新未来城文创谷正加速推进,将极大丰富市民的文化生活,让文化高新绽放出更耀眼的光芒。

  第三届最·高新文化艺术节精彩开幕

  祁剧《穆桂英出征》

  童声合唱《在高新》

  舞蹈《春天的故事》

  “岁月如歌”高新区改革开放40周年摄影展展现高新区发展历程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版面一
   第A02版:版面二
   第A03版:版面三
   第A04版:版面四
   第A05版:版面五
   第A06版:版面六
   第A07版:版面七
   第A08版:版面八
匠心“酿”造精品 市民“醉”享其中
衡阳日报版面五A05匠心“酿”造精品 市民“醉”享其中 2019-01-30 2 2019年01月30日 星期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