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您别吃我,我以后会报答您的!’老鼠恳求说。狮子想了想,便放了老鼠……”1月22日,记者在市图书馆聆音流通站看到,一群戴着人工耳蜗助听器的听障儿童,在老师的带领下正津津有味地读着《咿咿呀呀说童话》等彩绘读本。
该流通站负责人谢海英告诉记者:“经过一年多的对比,这些听障孩子养成爱阅读,会阅读的习惯后,情绪变得舒缓,也愿意与小朋友和老师交流了。”
市图书馆相关负责人罗马介绍,为进一步深入推进我市全民阅读再上新台阶,着力提升城市品位,市图书馆探索总分馆服务模式,完善了凭身份证免押金注册,取消逾期滞纳金,违反借阅规则行为纳入个人征信体系等制度。已完成4个城区图书馆、雁城市民书屋(24小时自助图书馆)机关、社区等8座分馆的建设,还在特殊教育机构、监狱、军营和工业园区等地设立了11个图书流通站,基本实现了让阅读变得触手可及。
1月17日,市图书馆第一家社区分馆棕榈园分馆开馆,就吸引了众多的阅读爱好者前来读书。棕榈园业主陈女士带着3岁的孩子挑选着儿童读物,她说:“以往觉得只有去图书馆或书店读书才有氛围,现在小区就有这么好的读书环境,我带着孩子过来,让他感受读书的氛围,逐渐养成爱阅读的好习惯。”
“根据实际,我们将开馆时间调整为下午和晚上。即便如此,图书馆还没开门,就有好多小朋友在门口排队等候了。尤其是这几天,居民自愿捐赠的图书区,数量急剧上升,还有好多都是崭新的。同时,还有数家大型小区的物业纷纷来电咨询,如何申请建设图书分馆。”棕榈园分馆负责人李海龙说。
据了解,目前市图书馆对于社区(小区)图书分馆的建设,要求需有固定的服务场所,且面积不少于30平方米,并有书架、阅览桌椅、计算机、网络等基本设施才可以申请。市图书馆将根据社区(小区)人口数量、区域分布等综合因素,决定是否批准申请。
记者在市图书馆人大机关分馆看到,馆内藏书崭新且种类齐全,内容涉及新时代理论、人文、地理、健康养生以及人大相关业务等多个领域,书籍摆放合理且编号有序。
该分馆负责人陆艳文介绍,去年4月应机关职工要求,并向市图书馆申请,成立了全市首家机关图书分馆。目前,馆内藏书有4000多册,成为职工午休间隙的好去处。
罗马介绍,市图书馆已将各分馆纳入了总分馆服务体系,统一服务模式、统一服务规则、实行通借通还,既可在总馆借书到分馆还书,也可在分馆借书到总馆还书,还能在分馆根据个人阅读喜好预约借书。同时,对于各分馆和流通站的图书基本上是每季度更新一次。
相较于社区(小区)分馆的有人值守,位于太阳广场的24小时自助图书馆,由于不受图书馆开、闭馆时间的限制,来馆读者只需在专用设备上完成注册后,就可以办理检索、阅览、借出、归还、续借等手续,整个过程只有短短的几分钟。据统计,该自助馆2018年到馆89300人次,借阅图书16689册,日均244人次。下一步,市图书馆还将在珠晖区冶金花园、雁峰区金钟时代城、石鼓区莲湖广场、蒸湘区合胜广场、高新区陆家新屋建设5座24小时自助图书馆,我市公共图书馆总分馆服务体系将初具规模,为更多的阅读爱好者提供服务。
罗马说:“市图书馆还将在分馆等‘阵地’推广讲座、培训、朗诵会、读书会等丰富多彩的阅读推广活动,让浓浓书香浸润雁城。”
市图书馆聆音流通站,老师指导听障孩子阅读彩绘读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