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房子有客厅、有厨房,还有厕所,设计非常合理,比我原来的土坯房好多了。”近日,在耒阳市小水镇四都村易地扶贫搬迁集中安置点,68岁的贫困户龙希友高兴地向记者介绍道。
自2016年小水镇开展易地扶贫搬迁工作以来,镇党委、政府抢抓易地扶贫搬迁政策机遇,及时成立项目协调领导小组,精准确定搬迁对象,科学规划集镇集中安置点建设,全力改善群众居住生活条件,将易地扶贫搬迁工程建成党委政府放心的廉洁工程、群众满意的民生工程。
为了确定好易地扶贫搬迁的选址,该镇通过大量的走访调研和实地踏勘,结合实际情况,采取分散安置和集中安置两种方式进行,分散安置采取就近原则,让搬迁户搬新家不离村;集中安置采取离圩场近、离各村近的原则。其中分散安置68户,集中安置55户。
在全镇干部的共同努力下,小水镇123户易地扶贫搬迁户都同意搬迁,并签订了搬迁协议。如今,分散安置68户贫困户和长金、四都两个集中安置点的55户贫困户全部搬进了新家,水电路等配套设施和设施设备齐全的新房让这些贫困户喜笑颜开。
搬出来了,远离了维持生计的土地,路在何方?为解决群众的后顾之忧,小水镇牵线搭桥,让2016年、2017年所有搬迁户都与企业签订了后续产业帮扶协议,企业每半年或一年分红一次,确保搬迁户有一定的稳定收入。
同时,统筹利用好产业发展扶持基金,用足扶贫小额信贷资金,支持贫困户发展短、中期产业,重点抓好“特色种植业、特色养殖业、乡村旅游”;建立和利用好专业合作社,引进龙头企业,发展主导产业,对有就业意向的搬迁对象,加强劳动技能培训,搭建就业服务平台,通过向企业推荐用工、政府购买服务提供公益性岗位等方式解决就业,引导和带动搬迁户脱贫致富,巩固和保持脱贫成果,真正做到了“致富有新路,脱贫奔康无后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