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雁峰区落实高质量发展要求,推进“三地四区”建设,全区地区生产总值增长8.5%(预计数,下同),较上年提高0.5个百分点。完成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9.06亿元,增长7.45%,高于全市平均水平2.42个百分点,较上年提高4.15个百分点;总量税占比为96.5%,排四城区第二,高于全市平均水平18.2个百分点;八项支出比上年同期增长11.43%,排四城区第一;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108.73亿元,同比增长11.12%;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速8%,较上年提高2.8个百分点,高于全市平均水平0.5个百分点;完成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0.6%;实现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8.5%,与GDP增速持平。
雁峰区委书记周玉军指出,2019年乃至今后一段时期该区经济工作的根本任务是实施“12345”发展计划,即聚焦实体经济,把雁峰区建设成为衡阳市千亿级输变电装备制造业的核心基地;推动大数据、大健康两大产业集聚发展;2019年,引进、落地3个以上500强企业,新增“四上企业”40家左右,服务支持5个以上科技创新项目和重大创新产品。
抓好今年的经济工作,雁峰区需要聚焦四个重点:
以“原地倍增”为主要抓手,高质量推动产业发展。61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要继续实施县级领导联点制度,引导企业通过创新驱动、产业链整合、资本运营等方式集约发展,实现投资倍增、产能倍增、效益倍增;
以“棚户区改造”为工作重点,高效率实施项目建设。重点抓好黄茶岭正街、纺织新村、雷公塘、丁家牌楼等重点棚改项目,以及先锋路片、白竹皂、肖家山、月形山、启迪古汉家属房等改扩建项目;
以“三清三建”升级版为基本内容,高标准改善民生。坚持“一改四提升”标准,复制推广苏眼井社区三清三建升级版的基本经验和做法,建设“规范有序、环境优美、安全舒适、群众满意”舒适小区;
以打造最强执行力为基本保障,高要求优化营商环境。把整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作为一项重要政治任务,重点整治不担当、不作为、慢作为、乱作为、假作为和表态多调门高、行动少落实差等严重影响经济发展的突出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