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以来,常宁市以提品质、转方式、增效益为引领,以绿色发展为导向,以规模化、标准化、机械化、产业化协同发展为重点,以“高档优质稻+”模式为突破口,按照“市场+基地+主体+品牌”产业化开发模式,大力实施粮油作物绿色高质高效创建“早加晚优”模式项目,确保粮食生产不放松,农民种粮效益不降低。
通过办点示范,常宁市农业局在罗桥、三角塘、蓬塘、胜桥、兰江、西岭、烟洲、大堡等17个乡镇创建了绿色高质高效“早加晚优”模式生产创建区,共落实早稻面积16.1万亩,晚稻高档优质稻面积 21.2万亩,带动全市水稻生产稳定发展;同时,认真抓好耕地地力补贴、农机购置补贴、稻谷价格补贴等政策落实,激发种粮农民的积极性。目前该市种粮30亩以上的种粮新型经营主体共计1712户,同比增加301户。
以“高档优质稻+”模式为突破口,常宁市农业局与省农委、湖南农大合作在该市示范推广“三一栽培技术”等绿色节本高效技术,大力推行水稻全程机械化和“四统一”标准化生产。在产粮主要乡镇主推优质稻品种,其中早稻主导品种为潭两优215;晚稻主导品种为高档优质稻泰优390,示范田块实行统一品种、统一生产模式、统一技术规范、统一指导服务,农民种植优质稻较常规稻生产亩均增收200元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