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中的案例,既有社会中经常出现的电信诈骗、招摇撞骗、冒充公务人员等情节,也有倒买倒卖、拦路抢劫、聚众斗殴、酒驾等事例。义正辞严的董叔和两个胡说八道的“笨贼”,操着自带喜感的地方口音,将一个个严肃的违法犯罪话题,变为一个个有趣生动的案例,让观众在捧腹大笑的同时学习了法律知识。截至12月18日,@四平警事共发布抖音短视频108条,累计播放量已突破12亿次,引发超过4600万名网友点赞,240多万人次转发和评论,有的短视频播放量更是突破1亿次。
以往,一提到普法宣传,人们就会想到在大街上摆放展板、悬挂条幅、发放宣传册,或者进社区举办知识讲座、邀请群众参加司法等部门公众开放日活动等。这些活动近距离向群众普法,的确产生了很好的宣传效果。然而,这样的普法形式,总让人感觉过于严肃。@四平警事顺应数字时代的发展潮流及年轻人阅读、欣赏习惯,运用新媒体技术,寓教于乐,群众欢迎,效果也大增。
法律是没有温度的,但普法完全可以做到有温度。@四平警事的“普法三人组”在成功“圈粉”的同时,也打开了普法宣传的新思路。事实上,除了普法宣传,许多地方的政府部门近年来在宣传工作中,也都勇于创新,借力新媒体,发挥叠加效应,效果明显。据第三方机构统计,截至2018年9月,政务类抖音账号超2500个,涵盖了旅游、公安、法院、文化等领域。政府机构入驻抖音后,积极结合当前流行的短视频等表现手法,将热门音乐、舞蹈元素融入所宣传的内容中,使传播内容更贴近用户,打造出接地气的形象。
如何保持内容持续稳定输出,是这些政务“网红”后续需要解决的问题。一些政务号根据自身职能属性,打造出系列视频,持续发布优质内容,给网友以“追剧”的感觉,一定程度上增加了用户黏性。@四平警事的系列视频即是如此。比如,杭州市公安局官方抖音账号“平安杭州”发布系列“警花”说唱短视频,普及安全知识、防诈骗常识等,在抖音深受欢迎。一些网友看过视频后秒变“迷弟迷妹”,表示“想看续集”。
借助新媒体,将主旋律与群众关切点结合起来进行宣传,不仅可拉近政府部门与普通群众的距离,塑造自身良好形象,更能让相关政策法规入脑入心。我们期待,接地气的政务宣传越来越多。
■肖 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