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琼颖等委员建议,将游泳课程纳入中小学教学计划,让“小学生学会游泳,初中生学会自救,高中生学会岸上急救”, 减少学生游泳溺亡事故的发生;多方联动,共建共享游泳场馆,引导专业资质机构建设季节性的流动游泳池;出台“游泳进校园”相关政策,支持和引导游泳进校园工作。
【办理成果】我市在学校内大力开展防溺水教育的同时,积极开展在确保安全条件下学习游泳的宣传工作,将游泳纳入中小学体育教育计划;在部分有条件的学校开展游泳进校园试点工作,逐步将游泳推广到其他学校;引入社会资源支持游泳教学。
【措施打算】市文体广电新闻出版局表示,可为游泳进校园提供专业游泳教师和专业教师指导、培训;每年夏季,进行游泳社会体育指导员和救生员培训和考核,不断为专业游泳教师和救生员注入新生力量。
■本报记者 武孝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