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城市建设的不断完善,城市管理的重要性也越来越凸显。石鼓区自去年底开始实施的城市管理执法体制改革工作,在科学规范管理,有效突破城管工作藩篱方面进行了积极探索,也积累了丰富经验。今日起,本报将从构建“大城管”格局、提高自治能力、环卫进社区改革、社区“微工程”等方面对其经验进行报道,敬请垂注。
■本报记者 李少华
前不久,石鼓区潇湘街道拆除了辖区内一处违章建筑,此前该建筑已存在近10年时间。这次行动中,街道整合了城管大队、安环站、社区等多方面的力量。拆违行动的成功正得益于改革之后城管力量的整合和部门职能的调整。
小转变发挥大作用
潇湘街道党工委员陈红智说,此次全区实施的城管体制改革不只是“放权”,更重要的是实现了“权责统一”。“在‘大城管’格局下,街道可以联合城管等多方力量,对于一些违反城市管理规定的行为,实行‘精准打击’。”
该街道城管大队大队长周海兵也深刻感受到,改革之后,城管的执法力量更集中,对于打击一些违反城市管理规定的行为更加有效。“街道社区有任何城管执法方面的事情,都可以直接叫城管大队出面。时间大大节省了,成效却显著增加了,小转变开始发挥大作用。”
街道有了专业城管队伍
在此次城管执法体制改革中,该区将城管力量“下沉”至基层,各镇、街道执法大队都增配了10名全额拨款事业编制。
在城管力量的分配上,该区根据各镇、街道主次干道、农贸市场、社区数量、面积、常住人口数,综合考虑各区域工作难易程度和重点,按照一定比例配置正式在编人员和协管人员。
陈红智表示,城管力量“下沉”后,不但为街道、社区提供了城市管理与执法的专业能力,而且也将管控面不断延伸。
培训考核一样都不少
改革之后的城管工作重心落到了镇、街道,那么,作为此前承担城市管理工作重任的区城管综合执法局又扮演何种角色?
在石鼓区城管综合执法局局长陈柏春的办公桌上,一份关于全区城管队员培训的计划正在落实。城管体制改革之后,石鼓区新招聘了一批协管队员,该局准备举办一次新进队员的全员轮训,提升他们的业务技能。城管队员培训、业务指导以及对镇、街道的城管工作考核正是区城管局目前的重头工作。
陈柏春介绍说,城管执法体制改革后,城市管理触角已由主次干道向社区、背街小巷等纵深延伸。为加强城管队员的作风建设,该局先后出台了一系列规章制度。通过制度建设,着力强化队伍思想作风整顿和执法程序、执法行为的规范。
石鼓区先行先试探索的“大城管”改革,改出了新气象,也改出了新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