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文明城市是最具含金量的一张城市名片,被视为我国城市综合类评比中的最高荣誉,每3年评选表彰一届。虽然,我市与“第五届全国文明城市”荣誉失之交臂,但是,在过去的三年,全市上下紧盯创建目标,创建工作取得了巨大的成效,衡阳整体形象和发展水平有了极大提高。
今年,是衡阳市创建“第六届全国文明城市”的第一年,成败与否十分关键,全市上下要团结一心,不断增强创建的决心与定力,继续鼓足创建的信心和勇气。
“肯定成绩增信心,鼓劲加压抓推进”,今年尤其是5月9日我市召开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动员会以来,创建工作有成绩、有变化、有亮点。基层设施加快完善,智能交通设施不断完善,衡阳“大城”气象、优雅品位日渐显现;市民素质稳步提升,不文明行为逐渐减少,关注创建、支持创建的市民越来越多;以成功承办大型活动、重宾接待检验文明创建成果、展现文明衡阳形象,城市形象和美誉度明显提升。
站在新的起点上,衡阳的创建工作不是从头再来,而是要在更好的基础上再出发。我们既要看到成绩,也要看准问题,还要看清形势,“创”出新局面,“建”出新成效,全力以赴做好今年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工作实现本轮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工作的“开门红”。
打好“攻坚战”,需要切实强化群众的创建主体地位。文明创建是群众共治共建的民生工程,想要进一步注重、发挥群众在文明创建中的作用,不仅需要积极营造“创建无处不在,文明无处不有”的良好氛围,不断凝聚创建正能量,形成全民参与的创建态势;还要坚持教育引导与曝光惩戒相结合,继续加大“向不文明行为说‘不’”志愿服务力度,善用拿来主义,努力打造“衡阳群众”品牌,及时制止各类不文明行为,依法依规持续加大对不文明行为的惩戒力度,让不文明者长记性,今后发自内心的规范自己的行为,讲文明、守规矩。
打好“攻坚战”,需要统筹兼顾,坚持单项加分和减少扣分相结合。中央文明委即将进驻我市开展“第六届全国文明城市”创建第一次测评,时间紧、任务重、要求高。我们不仅要尽最大努力创建单项品牌,夯实创建文明城市的基础,力争早日成功创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国家卫生城市、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国家交通管理模范城市(道路交通文明提质行动计划)、全国社会管理综合治理优秀城市、全国双拥模范城市等荣誉品牌,在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的激烈竞争中获得加分,占得先机。还要准确把握测评体系的新变化,全面对接测评工作的新要求,力求把每项工作都考虑细之又细、慎之又慎,问题不解决不放过,环境不达标不收手,尽最大努力争取测评高分。
打好“攻坚战”,需要各级领导干部作为“关键少数”,充分发挥好“头雁效应”。时值岁末,工作千头万绪,各级各有关部门一把手既要当好“指挥员”,又要当好“战斗员”,沉下身子到一线、到现场,蹲在点上、抓在手上,带头当文明创建志愿者,确保责任无缺失、管理无漏洞、创建无死角、工作全覆盖;各级各部门既要牵住“牛鼻子”,又要学会“弹钢琴”,重点抓好全国文明城市创建这一市委市政府的“一号工程”,统筹兼顾好其他各项工作,以良好的精神风貌迎接实地测评。
全国文明城市是一座城市的最高荣誉,对市容市貌、公共关系、窗口行业等方方面面都有严格的测评标准,任何一项工作存在短板都不可能获评全国文明城市。我们一定要以“志在必得、创则必成”的决心和信心,真抓实干、攻坚克难,确保如期实现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的奋斗目标,为建设名副其实的省域副中心城市和最美地级市积聚强大的软实力和正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