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个“双11”再次创下纪录,天量的成交额自然会带来天量包裹。这些包裹把宝贝送到消费者家中后,往往就变成了废弃的快递箱、包装袋,被丢进了垃圾箱。
垃圾不过是放错了地方的宝贝,但想要让这些包裹垃圾变“废”为宝,单靠消费者自觉是不够的,应该成为物流行业的共识,激励消费者参与其中。目前,部分企业正在作出积极尝试。今年,菜鸟启动“回箱计划”,在国内200个城市投入5000个绿色回收台,鼓励快递纸箱绿色回收。不少物流企业也纷纷增加自动分拣线、循环集包袋、循环箱等。此外,由于有新技术的加入,“剁手族”变身“环保族”,也能成为一种好玩的体验。通过高德地图,可以搜索“菜鸟回箱计划”,找到附近的回收点;捐赠纸箱后,使用手机淘宝、支付宝、菜鸟裹裹的APP在菜鸟驿站扫码,就有机会获得个人蚂蚁森林绿色能量。
有了回箱计划这样的平台,消费者出家门就能回收纸箱,还能获得一系列有趣的奖励。而且,企业在这方面的投入不多,对消费者的带动作用却很明显。举手之劳做环保,轻轻松松能参与,微公益才能持续。(佘颖)
2.预付卡乱象岂能久治不愈
近日,沈阳一家大型儿童摄影机构“太阳部落”突然关门,让众多预付费消费者大呼被坑。据了解,一些顾客选择报案,目前被骗消费者已经加满了两个微信群。有关派出所民警向记者证实,已有数百名群众报案。
在各式推销中,多预付、早预付才能获得更多的优惠,成为商业服务机构的普遍招数。但市场风险难以预知,因为一项政策变化或经营决策失误都可能击垮商业服务机构,这种经营模式不具有可持续性,极易发生资金链断裂的状况。
事实上,消费预付款乱象由来已久,而且不少城市都曾对此展开过集中整治,但是整治之后仍然会死灰复燃,呈现出久治不愈的尴尬状况。针对消费预付款问题,商务部曾出台《单用途商业预付卡管理办法(试行)》,这个管理办法对发卡企业的财务状况、资金管理、备案办理等方面进行了规定,只是这个办法的法律位阶比较低,执行效果不佳,而且其内容不够丰富详尽,无法适应服务类机构的快速发展。彻底治愈消费预付卡领域的顽疾,不仅要进一步加强立法工作,提高发预付卡的门槛,加大处罚力度,还要积极推进公益诉讼帮助消费者维权,同时也要通过宣传平台告知消费者选择预付卡的法律风险,引导消费者主动拒绝不合理的预付型消费。(淇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