踏着改革的东风,金融业“现代经济核心”不断彰显,在支持工业经济、县域经济、旅游经济、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输血供氧”,有力保障了重点领域和重点项目的资金供给,助推了实体经济发展。截至今年6月末,全市银行机构贷款余额达1809.32亿元,比2012年末增加1111.57亿元,增加1.59倍。近三年,我市先后引进38亿元保险资金用于城市基础设施建设。
目前,我市有省级金融安全区达标单位1个,市级金融安全区达标单位5个,衡南县正在申报省级金融安全区,衡阳县、祁东县正在申报市级金融安全区。处非工作成为全省典型,连续三年被评为全省先进,两次被国务院部级联席会议内部刊物推荐,牢牢守住了不发生系统性、区域性金融风险底线。
(详见今日第三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