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2:版面二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本期国学讲座今天下午开讲,继续关注衡阳地名文化
~~~本期国学讲座今天下午开讲,继续关注衡阳地名文化
~~~本期国学讲座今天下午开讲,继续关注衡阳地名文化
~~~本期国学讲座今天下午开讲,继续关注衡阳地名文化
~~~本期国学讲座今天下午开讲,继续关注衡阳地名文化
~~~本期国学讲座今天下午开讲,继续关注衡阳地名文化
~~~本期国学讲座今天下午开讲,继续关注衡阳地名文化
2018年11月09日 星期五 出版 返回首页 | 版面概览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上一期   下一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趣述衡阳的 “谐音”地名
本期国学讲座今天下午开讲,继续关注衡阳地名文化
  本报讯(记者 许珂)今日下午3点,石鼓书院大讲坛·国学讲座第154讲在市广电演播大厅举行,衡阳文化学者许定国携带《趣说衡阳地名三》再次带你走进衡阳那些老地方。

  “谐音”在地名文化里常常起着奇特的作用。由于“方言”特点、时空流变,在保留“方音活化石”的同时,也揭示地名文化演变某些规律。比如,现在的“苏眼井”就是由“苏仙井”演变而来的。“苏仙井”中的仙到底是谁?唐朝著名“诗家天子”王昌龄有诗:“昨临苏耽井,复向衡阳求”。苏耽,源自晋代葛洪《神仙传·苏仙公》,苏仙造福百姓,点化此井水帮助大家对抗瘟疫,民感其德,故又称为“苏耽井”。苏耽的“耽”字发音正是“an”韵母,读得久了,就同“眼”的韵母混了,成了“苏眼”。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版面一
   第A02版:版面二
   第A03版:版面三
   第A04版:版面四
   第A05版:版面五
   第A06版:版面六
   第A07版:版面七
   第A08版:版面八
为乡村振兴提供人才和智力支持
用笔头和镜头讲好衡阳故事
2018年“慈善一日捐”光荣榜 (第六期)
跨越千里实现“面对面”检察服务
趣述衡阳的 “谐音”地名
垃圾收集站 升级换代
市强制隔离戒毒所迁入新址
衡阳日报版面二A02趣述衡阳的 “谐音”地名 2018-11-09 2 2018年11月09日 星期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