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1:版面一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2018年10月14日 星期日 出版 返回首页 | 版面概览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上一期   下一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邓华: 叱咤抗美援朝战场的上将
6
  贺龙慰问邓华

  邓华(1910年4月—1980年7月),湖南郴县人。1927年3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在革命生涯中,历任中国工农红军连党代表、团政治委员、师政治委员,八路军军分区司令员和政治委员、旅政治委员,东北保安副司令兼沈阳市卫戍司令、辽吉军区司令员、纵队司令员、军长、兵团司令员等职。新中国成立后,历任广东军区第一副司令员,第十三兵团司令员,中国人民志愿军第一副司令员,第十三兵团司令员,中国人民志愿军第一副司令员兼第一副政治委员、代司令员兼代政治委员,沈阳军区司令员,中国人民解放军副总参谋长,军事科学院副院长。第一、二届国防委员会委员,中国共产党第八届中央委员,第九、十、十一届候补中央委员。1955年被授予上将军衔。1980年7月3日在上海病逝。

  一

  1910年4月28日,邓华出生于郴州(今郴县)永宁乡(今鲁塘乡)陂副村一个书香门第家庭。陂副村位于郴州市北湖区,有着600余年历史,现存明清及民国古建筑百余栋,村民大多姓邓。 

  据《邓氏宗谱》记载,邓氏先祖乃是东汉邓鸷将军。邓鸷后人从河南南阳迁徙至广东惠阳,在明朝洪武年间因战乱,邓氏三兄弟又从广东迁徙至郴州,大哥在临武安家,二哥落户小埠,三弟放鸭时无意间发现这处风水宝地,选择在此繁衍生息,此后便有了陂副村。

  邓华将军故居始建于1908年,灰墙黛瓦,素雅淡秀,檐下雕花簇拥,八卦藻井高高拱起。房屋建成两年后的春天邓华诞生。邓家上下十分高兴,取名多华,字实秋,取意春华秋实。故居附近璇公祠既是祠堂,又是书院,邓华将军在这里接受了知识启蒙。

  受父亲的影响,邓华从小博览群书,尤其对《三国演义》《水浒传》《说岳全传》等书情有独钟,读得滚瓜烂熟。邓华对赵子龙非常崇拜,每次与村中同伴游戏,爱以扁担作长矛,大喊一声:“吾乃常山赵子龙也。”

  邓华12岁那年,被家人送到县城求学,就读于郴州新华学校高小部。三年后的秋天,邓华考入长沙岳云中学。此时,他已长成一个身材修长的英俊少年,面孔白皙,风度翩翩,胸怀大志。在《论青年人生观》的作文中,这样写道:“嗟乎,天下兴亡,匹夫有责,青年人当舍身报效祖国,挽救国家危亡,解放亿万生灵涂炭!”

  二

  1925年冬,邓华由父母做主,与华塘乡女子邱青娥结婚。1926年,农民运动在湖南蓬勃兴起。这年寒假,邓华回到家乡。他惊异地发现,家乡今非昔比,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哥哥邓多英、二姐夫何仰之都是中共党员,何仰之还是永宁乡党组织的负责人之一。在哥哥和二姐夫的引导下,邓华投身到了斗争第一线,协助农会起草告示,写标语。通过斗争实践,青年邓华的思想产生了新的飞跃。返校后,邓华觉得要革命就必须学好政治武装头脑。于是,毅然投考南华法政学校高中政治班学习。1927年3月,邓华经易蕴、查夷平介绍,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1927年 4月下旬,邓华经党组织介绍,来到国民党湖南省党校接受军事训练,共产党员谢觉哉在这所学校任秘书长,李达任教务主任。5月21日深夜,长沙城内枪声大作,反动军阀许克祥突然发动事变,挥起屠刀疯狂屠杀工人和共产党人。由于党组织关系暴露,邓华在长沙无法安身,经党组织同意,与另两个郴县籍的共产党员曾子彬、李佑余返郴,邓华隐蔽在陂副村,继续坚持地下活动。

  1927年11月的某个夜晚,天空下着蒙蒙细雨。邓华正在灯下读书,二姐夫何仰之派人急匆匆送信过来,说是挨户团准备捉拿他。邓华从容不迫熄灯,没有惊动熟睡的父母,沿着崎岖小路,一夜奔走百余里,来到桂阳县华塘铺岳父家。妻子邱青娥在娘家分娩,生下一个男孩。邓华很高兴,给儿子取了个书香气很浓的名字——邓贤诗。邓华就在岳父家躲避下来。这一躲避,就是三个多月。

  1928年2月14日,工农革命军第七师攻打桂阳县城,邓华听说后热血澎湃,对妻子邱青娥说:“我在这里呆几个月了,长期躲下去不是出路,现在暴动红红火火,我想参加工农革命军,你看怎么样?”邱青娥心里十分不舍,但她是个知书达理的好女子,知道丈夫决定的事,就是拦也拦不住。于是,她同意丈夫去从军。

  几天后,邓华含泪告别妻儿,只身赶到桂阳。这时七师已退出县城。第二天,他追到郴县保和圩,遇到二姐夫何仰之和长沙读书的几位同学。一问,方知从桂阳撤出来的农军,以及苏维埃工作团,都驻扎在此。于是,邓华参加了桂阳县苏维埃工作团。不久,他调到七师二团工作。3月13日,二团火速返回郴州城,当晚宿营华塘铺。这时,邓华想起了爱妻和出生不久的儿子,预感到以后与家人见面机会很少了,便向部队请假,匆匆回家向亲人告别。

  到郴州后,邓华这才知道,由于郴县县委乱烧房子,引起广大群众不满。反动分子利用不明真相的群众,趁县委开会的机会,制造反革命暴乱,一批干部牺牲在乱刀乱棍之下,县委书记兼七师党代表夏明震不幸遇害。陈毅调集各路人马赶到郴州,很快平息了暴乱。朱德也从耒阳赶到郴州,处理善后事宜。陈毅兼任郴县县委书记。蔡协民担任七师党代表。这支部队是朱德、陈毅亲手组建的,师长邓允庭,副师长邓益(又名邓壹),参谋长刘之至,全师官兵6300人,是湘南起义主力部队之一。该师配合桂阳农军三战桂阳,屡建战功。蔡协民见邓华性格文静,又是文化人,就安排他到师政治部担任组织干事。

  三

  湘南起义期间,邓华积极开展革命宣传,投身火热的斗争。他虚心好学,经常向参谋长刘之至请教军事知识。邓华自编了一副革命标语:“旧世界打个落花流水,新社会建设灿烂光明”,得到陈毅的夸奖。

  陂副村民有唱京戏的传统。邓华自然受到影响,从小就喜欢京戏。他爱唱《借东风》《打渔杀家》,有滋有味,有板有眼,神情毕肖。兴浓处,还能随京剧鼓点,腾空而起,跟斗连翩。湘南起义中,独立第七师政治部经常组织演出宣传,邓华总会上台表演京剧节目。他曾在《借东风》中饰诸葛亮,在《打渔杀家》中饰萧恩,每每出场,彩声满堂。1928年5月4日,在庆祝井冈山会师暨红四军成立大会上,邓华就唱了一出京戏,赢得喝彩阵阵。

  上井冈山后,邓华被编入11师33团,任连党代表。当时的井冈山,人口不满两千,产谷不满万担,养不起这样多的红军。朱德、毛泽东决定由郴县、耒阳、永兴、资兴来的农军返回湘南,开辟游击区。邓华所在的33团被派到桂东山区打游击。

  部队从于都出发往桂东,到水口镇,面临一条岔路:一条向西南去郴县,一条向东南去桂东。33团基本都是郴县的农军,很多人想回家不想去桂东。有些干部也吵着说:“到桂东打游击不如回郴县打游击,那里群众基础好,熟悉情况。”一个姓王的副团长带着两个连往西南道上走,谁也拦不住,其他几个连见状也各自行动。邓华的表弟劝他一起回郴县。但邓华反过来劝表弟:“农民的家乡观念重,回去会散伙的。干革命,还是跟着朱德和毛泽东,才有出路。”兄弟二人谁都想说服谁,结果是谁也说服不了谁,只好各走各的路。一千余人的队伍基本走光,只剩下朱德派来的军事干部和少数地方政工干部。桂东去不成了,他们决定回井冈山。

  回山后,军事干部安排到28团,政工干部安排到31团,邓华安排在31团任一营营委干事。没过多久,郴县传来消息,回去的农军大部分走散,剩下的部队也被打垮,表弟首培之被地主武装用锄头砍死在田埂上,那位副团长也被砍头示众了。

  此后,邓华历经反“围剿”战斗、红军长征、平型关战斗、“百团大战”、平津战役、解放广州、解放海南岛等重大革命战争,担任过团长、师长、兵团政委、司令员、大军区司令员乃至中国人民志愿军副司令员、代司令员、中国人民解放军副总参谋长等要职。

  邓华广闻博记,才华出众。红军东渡黄河前,毛泽东为一军团诸将领送行,随口吟诗道:“涉远祁连外,来从晋地游。”众将军不知所云,面面相觑。一将军问之,毛泽东笑而不答。

  邓华略思片刻,对曰:“主席是改用李白《渡荆门送别》诗的前两句,为我们送行呢。”随即朗朗背诵全诗:“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仍怜放乡水,万里送行舟。”

  四

  邓华与彭德怀感情深厚。在抗美援朝战争时期,邓华是彭总的得力助手。每到危险时刻,彭德怀第一句话,总是大声地问身边人:“邓副司令员怎样了?”

  抗美援朝战争中,邓华作为第一副司令员,从志愿军入朝前的准备,到战争初期的五次战役;从开启停战谈判的序幕,到战略防御阶段的重大决策,都贡献了独到的军事和政治智慧,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在战争后期,他担任志愿军代司令员长达两年之久,直接指挥了著名的上甘岭战役、西海岸抗登陆作战和对敌的最后一战——金城反击战,并结合军事实践,撰写了一系列的军事著述,这不仅体现了他高超的指挥艺术才能和军事理论素养,也在较高层面上丰富了我军的军事思想。

  邓华在朝鲜战场上立下了赫赫战功,他不仅得到彭德怀的充分信任,也受到我党、我军的高度赞扬。他的名字、他在朝鲜战场上的叱咤风云,永远闪烁在人们的记忆中。

  1980年5月,邓华从广州返回北京,途经上海停留,因感冒导致肺气肿发作又引起并发症,病情很快恶化。7月3日,邓华在上海与世长辞,享年70岁。邓华弥留之际,唯一留在他床头的东西,便是彭德怀重新送还给他的金质烟盒。

  (注:本报记者胡建军根据朱文科的著作《耒水悠悠,从湘南起义走过》整理)

  开国上将邓华

  抗美援朝期间邓华在志愿军总部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版面一
   第A02版:版面二
   第A03版:版面三
   第A04版:版面四
邓华: 叱咤抗美援朝战场的上将
衡阳日报版面一A01邓华: 叱咤抗美援朝战场的上将 2018-10-14 2 2018年10月14日 星期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