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2:版面二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中国核学会监事长、名誉理事长李冠兴~~~★嘉宾简介
中国核学会监事长、名誉理事长李冠兴~~~★嘉宾简介
中国核学会监事长、名誉理事长李冠兴~~~★嘉宾简介
中国核学会监事长、名誉理事长李冠兴~~~★嘉宾简介
2018年09月30日 星期日 出版 返回首页 | 版面概览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上一期   下一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中国核学会监事长、名誉理事长李冠兴
创新驱动,深化核产业 和地方经济军民融合
★嘉宾简介
  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核学会监事长、名誉理事长,中国核工业集团公司科技委常委,高级工程师,核工业铀材料研究与开发重点实验室主任,在生产堆燃料元件、研究堆燃料元件、靶件和铀材料的研究领域做出了重要贡献。  

  核技术分为动力核技术和非动力核技术两大类。动力核技术应用主要是核电和舰船。产生、获取、利用射线效应的技术被称为非动力核技术,又称为核技术应用,目前主要应用于新材料、辐射加工、检测勘探、核医学、放射性示踪、环保、生物种子变异等领域,并与化学、生物、医学、农学等学科相结合衍生了新学科。

  我国核工业的起步源于研制核武器的军事需求。1958年开始建设“五厂三矿”,构建了完整的核工业产业链。两弹一艇的研制过程是军民融合的典范,充分体现了“热爱祖国,无私奉献,自力更生,艰苦奋斗, 大力协同,勇于登攀”的“两弹一星精神”,特别是当年的“开放式研究”和“小核心、大协作”精神。

  核电现状与展望:在世界先进的核电技术发展中,我国已经在若干领域处于领先和示范地位,我国核电科技研发、设备制造、设计建设能力正在快速提升。经过几十年的发展,我国已经跻身世界核电发展的第一方阵。三代核电技术华龙一号示范工程已经开工,后续项目正在积极准备,我国核电正在步入更安全、更稳妥、更有序的发展阶段,将逐步成为世界核电的产业中心,实现从核电大国到核电强国的历史跨越。大规模发展核电是顺应国际能源发展趋势,优化能源结构,构建风、光、水、核等多元化清洁能源体系的必然选择。核电创新领域:数字化反应堆、增材制造、小型核反应堆、低温供热堆、海上平台等。小型核反应堆属于军民两用技术,既可作为军用动力,应用于舰船动力、边防建设,又可应用于国民经济建设领域(如居民供电、破冰船、城市供热、工业工艺供热和海水淡化),在军民领域应用前景广阔。

  核燃料循环体系现状和展望:核燃料循环以反应堆为中心分成前端和后端两大部分。前端包括铀矿开采、矿石加工和铀的提取、精制、转换、浓缩等;后端包括对反应堆辐照以后的乏燃料元件进行的后处理、再利用以及对放射性废物处理、贮存和处置。李冠兴院士以《先进核能技术创新路线图》《乏燃料后处理与高放废物安全处理处置技术创新路线图》两个图表的形式进行了直观的讲解。

  核技术应用可分为辐射技术应用和同辐技术应用两部分。全球核技术应用产业化规模达近万亿美元。当前国际核技术及其应用呈现产业化、规模化和高科技化的特征。据统计,截至2015年,我国核技术应用产业的产值约为3000亿元,是2010年的3倍,年增长率保持在20%左右,市场需求强劲,有望成为当前经济环境下新的增长热点。

  白沙绿岛军民融合产业园区如何依靠创新驱动实现快速发展?李冠兴教授提出几点建议:大力发展核技术应用产业、大力发展先进制造产业(增材制造、机器人、智能制造)、大力发展核燃料循环产业及为其服务的产业、努力在产业园区建设物联网平台、加强人才培养。

  ■观点摘登

  经过几十年的发展,我国已经跻身世界核电发展的第一方阵。我国将逐步成为世界核电的产业中心,实现从核电大国到核电强国的历史跨越。

  当前国际核技术及其应用呈现产业化、规模化和高科技化的特征。核技术应用产业市场需求强劲,有望成为当前经济环境下新的增长热点。

  白沙绿岛军民融合产业园区应大力发展核技术应用产业、先进制造产业、核燃料循环产业。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版面一
   第A02版:版面二
   第A03版:版面三
   第A04版:版面四
   第A05版:版面五
   第A06版:版面六
   第A07版:版面七
   第A08版:版面八
“统融新深”发展军民融合产业
军民融合的需求牵引 和技术推动
创新驱动,深化核产业 和地方经济军民融合
当前军民融合发展的 新态势、新思路和新举措
衡阳日报版面二A02创新驱动,深化核产业 和地方经济军民融合 2018-09-30 2 2018年09月30日 星期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