需求牵引是当前军民融合最需要突破的瓶颈。
建立顺畅有效的沟通渠道,是提出军事需求、落实军民融合的必要条件。
需求牵引与技术推动相互作用、互为因果。
建立军事需求、技术成果等的验证认证机制,特别是建立第三方验证认证机构是军民融合中需要高度重视的基础性、机制性建设。
军民融合已是举国共识。如果把军民融合比喻成一架飞机,其动力源于两个发动机,那就是需求牵引和技术推动。需求牵引与技术推动是相互作用、互为因果。只有解决好这两个问题,才能真正形成全要素、多领域、高效益的军民融合深度发展格局。
需求牵引是当前军民融合最需要突破的瓶颈。需求分析既是军民融合的重要内容,也是落实军民融合的必要条件,更是众多企业的迫切期待。军民融合是国家主导,军地双方的行政管理居重要地位。而现在最缺的是多层次的行政管理沟通渠道。建立顺畅有效的沟通渠道,是提出军事需求、落实军民融合的必要条件。需求的提出是一项科学的系统工程,是一项需要长期跟踪、综合分析、迭代发展的工作,需要有专门的人员长期从事相关资料的收集、整理、分析、提炼等工作。军事需求分析必然涉及军事装备现有情况及未来战争设想,不可能完全开放;军事单位员额有限,也不可能面向所有企业。需要政府机关或国家批准的社团组织、大型科技园区或综合性企业集团搭建起多样化的平台,建立起军地双方顺畅的沟通渠道,能够专业性地从事需求分析工作。广大企业及基金也期盼得到需求牵引的信息服务。
需求牵引与技术推动相互作用、互为因果。国防科技和武器装备科研领域是军民融合发展的重点,也是衡量军民融合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国家和军队鼓励民营企业及社会科研力量积极参与竞争。装备科研,是军事装备领域研究与发展活动的统称。我军对装备科研实行计划管理,主要包括预先研究和型号研制等。军事装备预先研究简称装备预研,是指为军事装备发展而先期进行的研究和发展活动,划分为应用基础研究、应用技术研究和先期技术开发三个阶段。装备预研的地位与作用:引领未来装备发展、支撑新型装备研制、提升现役装备水平、带动国家科技进步。许多民营企业具有很强的科研能力和“参军”积极性,但不知道怎么申请装备预研项目、不会撰写项目申请报告,输在“自己不会”。申请国防军工预研项目的一般流程为:查询指南需求信息——编制申报材料——按要求集中提交申报材料——专家盲审——专家会议评审——查询公示信息。指南通过全军武器装备采购信息网发布。朱林少将对国防军工预研项目的申报要求、材料要求和如何撰写装备预研项目申请书等方面进行了详细的阐述。
军事需求、项目申报、技术成果、作战效能等必须经过验证与认证。而我国我军目前最薄弱的环节恰恰是验证与认证。建立军事需求、技术成果等的验证认证机制,特别是建立第三方验证认证机构是军民融合中需要高度重视的基础性、机制性建设。
原空军装备研究院副院长、少将、技术二级,现任中国导航学会副主任、国家物联网重大示范工程专家组成员、商务部投资促进军民融合专家委员会主任、北京大学网络信息研究院战略咨询委员会主任,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二等奖各1项,军队科技进步一等奖3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