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6:版面六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中国古代技术发明之五~~~
中国古代技术发明之五~~~
中国古代技术发明之五~~~
中国古代技术发明之五~~~
中国古代技术发明之五~~~
中国古代技术发明之五~~~
中国古代技术发明之五~~~
中国古代技术发明之五~~~
2018年09月18日 星期二 出版 返回首页 | 版面概览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上一期   下一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中国古代技术发明之五
缫丝
  蚕丝的主要成分是丝素和丝胶。丝素是蚕丝的主体,丝胶则是包裹在丝素外表的黏性物质。丝素不溶于水,丝胶易溶于水。而且温度越高,溶解度越大。缫丝即是利用丝素和丝胶的这一差异,经煮茧、索绪、集绪等工序把蚕丝从煮茧锅中抽引出来。缫丝出来的丝绞经络丝、并丝和加捻工序,便可制成织造所用的经、纬丝线。

  中国是最早利用蚕茧抽丝的国家。河南荥阳青台村仰韶文化遗址出土的丝织物残片,从纤维来看,丝的投影宽度有三种规格,0.2毫米、0.3毫米和0.4毫米,且都为长丝,说明是用蚕茧进行多粒缫制而成,年代可追溯至距今5500年左右。这是目前发现最早的丝织物,证明在距今5000多年以前,缫丝工艺已经出现。到商代,缫丝技术已经相当成熟。水温是缫丝时非常重要的工艺参数,至迟在宋代,人们已经总结出了缫丝时煮茧温度的控制方法。宋以后出现将煮茧与抽丝分开的“冷盆法”,这是相对于通常从煮茧锅中直接抽取茧丝的“热釜”而得名。这种方法虽然速度较慢,但质量高,明以后成为缫丝技术的主流。

  目前所知最早的缫丝工具是带有“壬繭(茧)”铭文的商代青铜甗。甗是一种蒸器,下为三足,上呈锅形,中间有带孔的隔层,缫丝时正好可以将茧子挡在上面不至于沉到足袋。甗上安放木架,木架上可以同时抽两绪丝,然后将抽出的丝卷绕于丝  上。至迟在秦汉时期,手摇缫车已经开始推广。宋代,脚踏缫车已在全国范围内普遍使用。那时的缫车与近代杭嘉湖地区保存的丝车已无大区别:有机架,用以支撑丝  , 靠一脚踏曲柄连杆机构带动,络绞机构使生丝的卷绕在一定的范围内来回摆动。

  缫丝是丝绸生产过程中一个非常重要的工艺环节,它的出现是丝绸技术起源的关键。公元4世纪左右,中国的养蚕和缫丝技术传到日本。6世纪中叶又逐渐传到欧洲,此后,意、法等国才开始养蚕和缫丝。(刘辉)

  元代王祯《农书》中记载的冷盆缫丝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版面一
   第A02版:版面二
   第A03版:版面三
   第A04版:版面四
   第A05版:版面五
   第A06版:版面六
   第A07版:版面七
   第A08版:版面八
老地名,一座城市的历史标本
心系百姓减赋税 平反冤案得民心
用典释义
得人则治,其失则危
国学教育
缫丝
国学人物
秉公执法的钱
衡阳日报版面六A06缫丝 2018-09-18 2 2018年09月18日 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