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全国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衡阳近两年来着力打好基础设施硬件和营商环境软件的组合拳,吸引了东部沿海地区产业合理有序向我市转移,这是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的生动实践,也是努力打造名副其实的省域副中心城市的具体举措。接下来,衡阳要争当东部产业转移的“领头雁”,就要始终贯彻“一带一部”战略,注重放大“过渡带”和“结合部”优势,真正把区位优势转换为发展优势和竞争优势。
承接产业转移,转换区位优势,要进一步提升政治站位。全市各级各部门不仅要明白产业转移是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更要形成高度的行动自觉,牢牢抓住东部产业转移的窗口期、政策有力引导的机遇期、干群同期的黄金期,继续大力引进一批500强企业和科技创新型企业。
承接产业转移,转换区位优势,要进一步创新工作理念。必须敏锐捕捉新形势下的新机遇,围绕军民融合、有色金属、先进制造、牛仔纺织服装、新能源汽车、全域旅游、农副产品种植加工七大千亿产业集群,打造真正意义上的全国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要用创新、超前和现代的眼光建好用好工业园区,夯实承接产业转移平台,继续大力振兴实体经济“3311”工程计划和工业原地倍增计划,凝聚推动衡阳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强劲新动力。
承接产业转移,转换区位优势,要进一步优化发展环境。要深入推进“放管服”“只进一扇门、最多跑一次”,持续激发市场主体活力和社会创造力;要落实好《关于优化营商环境争当承接东部产业转移“领头雁”推动衡阳高质量发展的意见》和招商引资“黄金三十条”“人才雁阵行动计划”等系列政策,为衡阳经济高质量发展营造一个安全稳定的发展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