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系衡阳市见义勇为基金会理事长)
力争从每一名党员干部、每一个普通市民做起,爱我衡阳,赞我衡阳,唱响主旋律,做个正直人,着力汇聚起建设新衡阳的强大正能量。
衡阳,有着悠久灿烂的历史,自古以来就正气充盈;衡阳,也是我国唯一被命名为“抗战纪念城”的城市。时至今日,“衡阳精神”不断传承发扬,“正气”在雁城遍地开花,仁人志士、正义之举层出不穷,他们中有用血肉之躯挡住凶刀的“全国道德模范”匡兵、温琦华夫妇;有不顾个人安危,纵身火海救人的二级英模吉湘林,等等,他们是“衡阳精神”的传承者、社会正义的维护者、核心价值的传播者,是当之无愧的社会楷模。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社会有正气,民族才会生生不息,国家才会兴旺发达”。必须肯定的是,我市党员干部主流是好的,社会风气总体上是正气充盈的,特别是近年来,市委、市政府狠抓干部作风和党风廉政建设,重塑政治生态,涌现了一批新时代新担当新作为的优秀典型。因此,我们要客观看待领导干部,客观看待社会风气,绝不能因为少数腐败分子就否定整个干部队伍,绝不能因为某些负面舆论就否定衡阳整体形象。要进一步坚定信心,树立正气,切实提高政治站位,力争从每一名党员干部、每一个普通市民做起,爱我衡阳,赞我衡阳,唱响主旋律,做个正直人,着力汇聚起建设新衡阳的强大正能量。
弘扬正能量,目的是要倡导广大人民群众和党员干部做个正直的人、做个正直的官。要求人民群众做到的,党员干部要先做到。做个正直官,就是要明白责任,敢于负责,保一方平安,强一方经济,富一方百姓,真正做到“守土有责”。凡为官者,有职、有权、更有责。权力是人民给的,一定要正确认识手中的权力,牢记宗旨,坚定信念,净化灵魂,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做官必要做事,做事就须担当。有多大的担当才能干多大的事业,尽多大的责任才会有多大的成就。担当精神体现着党员干部的党性和觉悟,彰显着党员干部的胸襟和勇气,决定着党员干部职责的履行、作用的发挥和贡献的大小。对党员干部来说,责任无处不在,担当义不容辞。全市各级领导干部一定要敢于担当,在务实落实上下功夫,打造最强执行力政府。在制度建设不断完善的同时,特别要严格自律,慎独慎微,既在大事上把握住,也在小事上严律己,注重修身养德,始终心存敬畏、手握戒尺,增强政治定力、纪律定力、道德定力、拒腐定力。
前段时间,我市成立了见义勇为基金会。见义勇为作为一种高尚的道德品质,反映的是一个时代、一个民族的精神面貌,体现的是一个国家、一个社会的道德水准。只有人人知荣辱、讲正气、作奉献,自觉履行法定义务和社会责任,才能让邪气得到压制、正义得到伸张,才会凝聚起鼓舞人心、催人奋进的精神力量。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一个有希望的民族不能没有英雄”,并强调要捍卫英雄、学习英雄、关爱英雄,在全社会树立崇尚英雄的良好风尚。这也是笔者担任市见义勇为基金会理事长的一个重要原因,做一个充满正能量、有益于社会的人,我们就能真正带着满满的幸福感享受人生。我们表彰奖励见义勇为英雄,就是要更好地维护见义勇为英雄及其家属的权益,更好地宣传见义勇为英雄模范的先进事迹,更好地提振衡阳精神、凝聚衡阳力量,充分释放保平安、促和谐、匡正义、谋发展的正能量。因此,全市各级各部门、社会团体、公益组织都要坚持把见义勇为,作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内容来抓,在全社会大力弘扬衡阳精神,以正为铭、匡正祛邪,培育浩然正气,积极引导人们树立正确价值取向,培养高度道德自觉,打造人人有责、人人尽责的命运共同体。让广大群众在紧要关头敢于匡扶正义,危难时刻敢于见义勇为,不断激发广大人民群众参与社会治理、维护社会治安的积极性、主动性,为建设省域副中心城市和最美地级市凝心聚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