补不补,根据时间算 一般来说,如果发现漏服的时间处于两次用药时间间隔一半内,可按量补服。如果超过此间隔的一半以上,一般不需要再补服。例如一天服两次的药物,本应该早上8点和晚上8点服用,如果早上漏服了,那么下午2点之前发现,就应该补服,2点之后则不用补。此规则适用于多数非处方药和部分处方药。
补服药,下次吃药应顺延 补服药物后,下次服药不能再按照平常的时间,而应保证服药间隔,以免造成药物浓度过高,增大发生不良反应的风险。例如每天需要服用3次的抗生素,不是跟着三餐服用,而是每隔8小时服一次。如果早上7点吃药,本应下午3点再服一次,若到了4点才想起来吃,那第三次服药的时间也应向后推1小时。
调整后续的服用时间 有些特殊情况,补服后还需要调整服用时间,以保证治疗效果。例如进行移植和心脏瓣膜置换的患者需要长期服抗凝药,如果漏服1次,在后续的12天内应逐步调整,直至恢复到原来的服药时间。
特殊情况,特殊处理 降压、降糖药的用法,需要根据具体情况处理。
磺脲类降糖药 应在早餐前半小时服用,每日一次。万一漏服了,如果能在午饭前想起,可根据血糖情况按照原来的剂量补服。如果时间已过午餐,就要视情况减量补服。
长效降压药 每天只需要服用一次,在服药后的48小时甚至72小时内,血液中的药物还能维持一定的浓度。一次漏服,血压也可被控制在一定范围内,一般不建议补服,下次按时间吃药即可。漏服次数较多,且血压波动较大,则应当咨询医生后,加服一次短效降压药,之后按正常周期服药。
某些糖皮质激素类药物 需要每天服3次,如果到了下次服药时才发现漏服,可遵医嘱加倍剂量服用,此后按照正常剂量和时间服用。
最后,维生素补充剂等保健品漏服时,一般不必补服。慢性病患者漏服药时,如果拿不准,最好先咨询医生,以免发生危险。
(据《大众卫生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