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天坛医院刘爱华教授以图文并茂的形式,结合大量详实的临床病例与参会人员分享了自己在利用介入手段治疗出血性脑血管病的经验。他重点介绍了攻关颈内动脉瘤的双微管技术、球囊再塑型技术、支架辅助三种介入栓塞技术。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神经内科李小刚教授作了关于急性缺血性卒中静脉溶栓科学声明解读的报告。他提出,随着AIS静脉溶栓适应症逐渐扩大,禁忌症应该相对缩小,溶栓的最佳窗口期为4.5h,但在MRI指导下AIS患者静脉溶栓时间窗下可延长至6h。同时,他强调调整溶栓模式,重视健康教育和院前急救,优化溶栓流程,对于抢救卒中患者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战支总医院院长蔡艺灵教授对《急性缺血卒中血管内治疗中国指南2018》进行了精彩解读,并结合临床病例分析进一步探索和拓宽了血管内治疗的适应症。
同时,本次大会还发布了“2018年度衡阳溶栓地图”,据介绍,目前南华大学附属南华医院、南华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南华大学附属第二医院、衡阳市中心医院、第一人民医院、祁东县人民医院等6家医院已形成衡阳卒中联盟,一旦发生卒中,市民可就近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