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我国区域胸痛中心都在如火如荼地建设当中,每年有大量急性心肌梗死病人也因此得到了及时有效的抢救。但是仍存在由于患者以及基层医务人员缺乏对于早期胸痛症状的认识与重视,从而错过了最佳救治时间,导致患者死亡或致残的现象。”为了提升老百姓与基层医务人员对于急性冠脉综合征症状和体征的认识,8月21日、22日,南华附二医院胸痛中心医疗总监雷长城教授带领一众专家走进蒸湘区联合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雁峰区雁峰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开展科普讲座、联合义诊与“现场徒手心肺复苏操作与宣讲”的救治带教,普及胸痛知识,提高胸痛救治意识。
据悉,本次“胸痛中心进社区”活动为期两天,共为三百余名群众进行义诊,发送各类科普宣传资料六百余份,基层反响十分热烈。
专家进社区 助力胸痛救治全面提速
“一听有关于我们老年人最担心的心梗方面的科普讲座,我拉着老伴便早早地过来占好了位置。”家住在蒸湘区联合社区82岁的张奶奶说道。当天上午8点半,蒸湘区联合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三楼健康宣教室里坐满了前来听讲座的市民。讲座上,欧阳劭教授以生动活泼的语言,就急性冠脉综合征的症状、病因、发病诱因、家庭急救等方面进行深入浅出地讲解。
据介绍,我国心血管疾病病人有2.9亿,其中心肌梗死病人有250万,这个疾病虽然致死、致残率高,但是如果在发病3个小时以内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可大大提升抢救的成功率。“约半数以上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在起病前1—2天或1—2周有前驱症状,最常见的是原有的心绞痛加重,或直接表现为休克、急性心力衰竭,还有部分患者疼痛位于上腹部,可能误诊为胃穿孔、急性胰腺炎等急腹症,少数患者表现颈部、下颌、咽部及牙齿疼痛,出现神志障碍,胃肠道症状恶心、呕吐、腹胀等,难以形容的不适、发热等症状。”对此,欧阳劭教授强调,时间就是心肌,时间就是生命,一旦出现这些症状,最好前往医院做心电图,以排查是否已经出现了心梗。
随后,雷长城教授、欧奇林副教授等专家们给居民进行了义诊。急诊科周定耕主任为社区的基层医务人员开展了“现场徒手心肺复苏操作与宣讲”的救治带教。周定耕在带教中强调:“心搏骤停一旦发生,如得不到及时地抢救复苏,4—6分钟后会造成患者脑组织不可逆的损害,因此心搏骤停后的心肺复苏必须在现场立即进行,这对抢救心脏骤停的患者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每一位医务工作者甚至是普通民众都应该掌握心肺复苏操作方法。”
区域协同发展 构织生命安全保障网
在急性心肌梗死救治中,胸痛中心是为以急性胸痛为主的急危重症患者提供的快速诊疗通道,通过全新的管理理念和多学科协作医疗模式,依照规范化的胸痛诊治流程,实现早期快速准确诊断、危险评估分层、正确分流、科学救治和改善预后,缩短救治时间。另一方面,胸痛中心作为创新的医疗急救模式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能够最大限度地缩短急救时间,从而为急性心肌梗死病人提供最佳的救治,有效改善致残率和致死率,降低疾病负担。
南华附二医院率先在我市成立胸痛中心并开通了快速有效的绿色通道。据悉,今年上半年以来,胸痛中心共救治急性胸痛病患者160余例,抢救成功率达98.7%。“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门球时间(患者入门到首次球囊扩张的时间)国际标准为90分钟内,目前我院胸痛中心的门球时间远低于国际标准,最短时间为17分钟。”雷长城介绍,上半年一名从衡阳县转诊过来的心梗患者,从首次医疗接触(FMC)到血管开通,仅用了59分钟。
时间的极大缩短让患者的生命多了一份希望,也使患者的预后得到明显改善。对于心梗患者,介入手术能准确直接到达病变局部,创伤小,治疗更安全、高效,是急性心梗治疗的首选。心血管内科在冠状动脉的介入治疗方面更是卓有成绩,已逐步开展了复杂冠脉病变、左主干病变、慢性闭塞病变的介入治疗,引入血管内超声对冠脉病变进行评估,使治疗更加精准,引入主动脉球囊反搏泵,保证冠脉介入的有效性。
医院其他科室也为胸痛中心提供大力支持。心电中心3—5分钟传回急救车远程诊断报告;放射科全天24小时时刻准备胸痛三联增强CT扫描,保证急诊CT由启动到完成检查的时间小于30分钟;特检科实行24小时值班制,对急性胸痛患者承诺10分钟内到岗、30分钟内完成检查。医院各科室互助协作,共同保障患者得到及时有效治疗。
同时,作为中国胸痛中心建设单位、湖南省胸痛联盟副主席单位,南华附二医院不仅为市区群众提供诊疗服务,还与各县(市)区基层医院密切联系。在医院公共关系部等部门的大力协助下,南华附二医院胸痛中心先后与我市的各社区医院、周边地区的各县(市)级医院等建立网络协作关系,对基层医生进行培训,提高他们对急性冠脉综合征的诊断水平与治疗能力,保证患者首次就诊能得到基本治疗。
据了解,胸痛中心采用国家新医改提倡的分级诊疗模式,建立区域性协同救治网络,实现“基层首诊、双向转诊、急慢分治、上下联动”。当患者胸痛发作时,基层医院能对其进行早期识别、危险判断,并暂时控制危重病情,及时与医院胸痛中心联系,迅速转往市人民医院进行有效治疗。当患者渡过危险期、病情稳定后,可转回至基层医院进一步观察调养,胸痛中心医生通过远程网络继续与患者保持联系,为其病情康复提出指导性意见。
“目前,我们率先做到了病人未到,心电图、病史等通过远程等方式率先达到我中心,中心医务人员会针对心电图等指标,指导基层医院及时用药与抢救,以为患者赢得最大的生机。”雷长城表示,目前中心已与数十家基层医院成立远程心电及会诊中心,以帮助基层医务人员及时有效地识别、诊断急危重症。
目前,医院胸痛中心正在加速建立国家级别胸痛中心,竭尽全力用更短时间、更精技术、更顶级的团队为胸痛患者争取生命的希望,搭建“心的桥梁”。
雷长城带领医务人员们为市民们进行义诊
专家们为市民们进行科普讲座
周定耕为基层医务人员示范如何正确为患者实施徒手心肺复苏术
欧阳劭教授为市民们解答疑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