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4:版面四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2018年08月24日 星期五 出版 返回首页 | 版面概览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上一期   下一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王良:
军功传千古
  在重庆市綦江区烈士陵园湖岸石壁,陈列着一幅浮雕作品《渔家傲·反第一次大“围剿”》。80多年前,红军部队在反第一次大“围剿”中取得胜利,活捉国民党军前线总指挥张辉瓒,毛泽东同志挥毫题词纪念,留下了“万木霜天红烂漫,天兵怒气冲霄汉”的壮丽诗篇。而在这场战争中立下赫赫战功的,正是中国工农红军建军初期的著名将领、红四军军长王良将军。

  王良,原名王化赅,字傅良,号兴春,1905年8月5日出生于綦江区永城镇。1926年9月,王良考入黄埔军校第5期,1927年8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同年9月参加湘赣边界秋收起义,后跟随毛泽东进军井冈山,参与创建井冈山革命根据地。

  1927年9月,王良参加三湾改编,由见习参谋升任中国工农革命军第一师第一团三营九连连长。1928年2月,任十一师三十一团一营一连连长,率队参加保卫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龙源口、黄洋界等战斗。其中保卫黄洋界一战,创造了红军以少胜多的典型战例。

  1929年1月,王良跟随毛泽东、朱德、陈毅同志,踏上了前往赣南闽西的征程。同年12月,红四军到达上杭古田镇,王良参加了著名的古田会议。次年6月,红四军在长汀整编,王良任红四军第一纵队司令员。10月,红四军在吉安改编,25岁的王良出任红十师师长。

  1930年11月,蒋介石调集10万大军对红军革命根据地实行第一次大“围剿”。王良坚决执行毛泽东提出的“诱敌深入”的作战方针,率红十师东渡赣江,退守革命根据地,待机歼敌。

  1930年12月30日,王良率领红十师担任对龙岗西北之敌的攻击任务。他指挥所部迂回敌之侧后,配合兄弟部队发起猛攻,全歼国民党军18师师部和两个旅,俘敌9000余人,缴获各种枪支9000多件,并活捉了敌军前线总指挥张辉瓒,取得了红军第一次反“围剿”的伟大胜利。毛泽东、朱德决定,把缴获张辉瓒的怀表、钢笔嘉奖给王良。

  1932年3月,王良升任红四军军长。同年6月13日,其率红四军奉命回师赣南根据地途中,经福建武平县大禾圩时遭敌匪袭击,不幸壮烈牺牲。毛泽东同志当时高度评价了王良的一生,称赞“王良是一个好干部”。

  新中国成立后,王良将军的遗物被转交给党中央。此后,记录着烈士显赫战功的怀表和钢笔,一直存放在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永远成为王良将军为党和人民的事业英勇献身的历史见证。

  为了缅怀王良将军,家乡人民在綦江区烈士陵园竖立了王良烈士纪念碑。2005年,王良诞辰100周年之际,綦江群众还在永城镇最高的凤冠山上,自发修建了一座“将军亭”,并刻上了“军功传千古”“千古之师”等题刻。

  如今,在王良将军的故乡綦江区永城镇,修缮一新的王良故居已经进入筹备布展阶段,将于明年初正式对外开放。“将军故居不仅是一间文物保护单位,更是一座弘扬将军精神、传承将军遗志的宝贵殿堂。作为后人,我们一定要将这份珍贵的红色精神深深扎根于心中。”綦江区委党史研究室副主任陈平说。

  (据新华社)

  王良像(资料照片)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版面一
   第A02版:版面二
   第A03版:版面三
   第A04版:版面四
   第A05版:版面五
   第A06版:版面六
   第A07版:版面七
   第A08版:版面八
今起开售中秋假期火车票
雨花台前血染的信仰
这些“贷款”千万别相信
2018年度高级职称 评审细则发布
暴雨带来的财产损失找谁赔?
军功传千古
衡阳日报版面四A04军功传千古 2018-08-24 2 2018年08月24日 星期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