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时,就不得不了解一点:尽管温度低,但冰箱里是有细菌的。为了个人健康,一定要遵循世界卫生组织的“食品安全五要点”:生熟分开、保持清洁、烧熟煮透、安全温度、安全原料。另外需强调的是,冰箱应定期清理、清洁。
●误区 冷藏不代表能“灭菌” 冷饮冷食不宜立刻食用
日常生活中,细节问题很重要。营养专家曾晶指出,“其实家庭冰箱的细菌污染问题也非常严重,每年都有不少人因为食用从冰箱中直接取出的食物而发生腹泻、呕吐、发热等中毒症状。”
据了解,嗜低温细菌可以在0—5℃甚至更低的温度环境下存活,而未加工的食材如生鲜的蔬菜、水果,尤其是肉类、家禽、鸡蛋和海鲜均带有细菌,即使加工好的食品,如酱卤类、烧烤类、凉拌莱、糕点类、鱼生类等食品也是带菌的。即使存放冰箱,也不能起到“灭菌”的作用。冰箱的低温,顶多是令细菌繁殖速度放慢而已。
而冰箱里的细菌和毒素多种多样,如乳类(牛奶、奶酪等)、剩饭剩菜、鱼、肉、蛋、蔬菜水果等均可能被细菌污染并产生毒素,若冰箱内食物杂乱堆放,则大大增加食物交叉污染的概率,增加食物中毒风险。
因此,剩菜剩饭从冰箱取出后需充分加热后才能吃。冰箱内取出的、不能再加热的食品,宜在室温下放置一段时间后再食用。冰箱里的冷饮、冷食,天气再热,也不要拿出来就吃,更不要在大汗淋漓、口渴难忍时过量食用。
●分类 储存非越低温越好 香蕉面包不宜放冰箱
资料图
另外,不同食物有各自贮存的适宜温度,如肉类(猪肉、牛肉等)如要长时间保存,可放在-18℃的“急冻格”,若只存放两三天,则可放在-2—5℃的“保鲜格”。
然而,并非所有食物贮存都是越低温越好,这是个误区,特别是蔬果类,低温会破坏其营养结构。果瓜类——如马铃薯,存放的最佳温度应是2—4℃;黄瓜、茄子、西红柿等的适宜存放温度为7—10℃之间。香蕉、芒果、荔枝、番茄、青瓜、面包等不宜放入冰箱保存。对于土豆、红薯、萝卜等不容易腐烂的食材,存放于室内阴凉干燥处即可。冷藏室中,蔬果放底下,鸡蛋、奶制品可以放最上面,中间一层可以放剩菜、剩饭。有汤汁的菜要放在深底的碗盘中,以免汤汁渗漏;绿叶蔬菜不能过夜;奶制品或酱类食物一旦开封,存放时瓶口一定要拧紧。
所有食物在放入冰箱前均应清洗干净,去除泥、残叶等;生熟分开,熟食放在生食的上一格。各类食物用保鲜袋、保鲜盒分装,按照各类食物的保藏条件进行储存。
此外,不同食材的存放时间也有限制。因此,需要掌握不同食品放进冰箱时间,选择适当的存放区,肉类生品冷藏时间一般不宜超过2天,瓜果蔬菜不宜超过5天。
●清洁 每个月清洗一次冰箱 死角喷洒消毒剂杀菌
最好每月对冰箱清洗一次,除菌、消毒。清洁冰箱时先切断电源,用软布蘸上清水或食具洗洁精,轻轻擦洗,然后蘸清水将洗洁精拭去。
除常规部位外,更需注重用冰箱专用消毒剂对冰箱内部的滴水槽、隔板槽等死角喷洒消毒。冰箱内壁、死角喷雾完成后,应将冰箱门关闭5—10分钟,让消毒剂充分杀菌,最后用抹布擦干净。箱内附件肮脏积垢时,应拆下用清水或洗洁精清洗。电气零件表面应用干布擦拭。
清洁完毕,将电源插头牢牢插好,机械冰箱需要检查温度控制器是否设定在正确位置。此外,冰箱长时间不使用时,应拔下电源插头,将箱内擦拭干净,待箱内充分干燥后,将箱门关好。
(据新华网)
●建议 别用普通塑料袋装食物 保鲜盒是最好选择
网上曾流传着一种说法:“西瓜切开后用保鲜膜封好放冰箱会产生更多细菌,还不如直接放进冰箱”。其实这是不正确的。
专家认为,如果直接将西瓜放进冰箱,会增加其感染冰箱内其他食物细菌的机会。此外,用无细菌污染的保鲜膜封好存放,也可以减少西瓜切面的水分散失,起到保鲜的作用。
不过,一定要注意别用普通塑料袋装食物。一来普通的塑料袋无法密封食物,二来其成分中的乙基己基胺(DEHA)容易析出,对人体有害。一般情况下,PC、PE、PP和钢化玻璃等安全材料耐温范围为-20—120℃,既可存放冰箱,也可放微波炉。因此用此类材质的容器保存食物更好。
若想保鲜效果更完美,保鲜盒是最好的选择,保鲜膜和保鲜袋的耐用性和密封性较差,亦不能避免食物串味。而合格的保鲜容器基本不含有害物质,并且能在一定程度上隔绝气体流通和水分流失,可以更长时间保持食物的新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