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日高发胃食管反流病 冷饮夜宵是“幕后推手”
内科专家罗毅平感慨,胃食管反流病与不良生活方式密切相关,尤其是夏季,冷饮、夜宵成了很多人的“心头好”,却也容易诱发胃食管反流病。
夏日里,不少人白天热得没胃口,晚上趁着凉快敞开怀吃个够,吃太饱使得胃部压力增大,可引起胃食管反流。
当我们坐着或者站着时,正力的传导使得胃内容物老老实实待着。躺下时,则容易倒流。大多数人吃完夜宵就睡觉,很容易发生反流。
夏季当然少不了冷饮陪伴。然而在过冷食物刺激下,食道下括约肌会不规律地收缩或舒张,影响其正常调节功能。
腹内压的增大也可能导致胃食管反流。单纯的腹内压增大,如腹部肥胖者、妊娠期女士更容易“中招”。
总是反酸“烧心”
是这扇“门”没关好
顾名思义,胃食管反流病,即胃、十二指肠里的内容物反流到食管内,导致食管黏膜发生的消化性炎症。正常来说,嘴巴吃进东西,通过食管蠕动将食物送到胃里,然后到肠内进行消化,一般不会反流,这归功于人体天然存在的防御机制。
罗毅平解释,食管与胃的交接处,有个叫贲门的结构,贲门的上方有一环形肌肉叫做食管下括约肌,它就像一扇门一样,承担着两个力,保持着单向开启,使得吃进胃里的食物不能走“回头路”。
然而,当食管下括约肌比较脆弱或胃内压、腹内压较大时,这扇“门”承担的反向压力变大,胃食管反流便发生了。
胃食管反流是一种现象,可导致反酸、烧心等症状,正常人也可能发生,但是随着反流次数的增多和程度的加重,食管黏膜发生消化性炎症,即可称作胃食管反流病。
胃酸到处“逛”
容易被误诊
反酸、烧心、胸痛是胃食管反流的三大典型症状,此外还存在着很多食管外的非典型表现。该病影响呼吸系统时,患者可能会出现咳嗽、哮喘、喉咙发炎、咽部的异物感等症状,甚至还会引起五官系统的症状,如鼻塞、流鼻涕、视力减退、口臭等。
正是由于胃食管反流病症状复杂,且不限于食管或消化道症状,临床很容易造成漏诊或误诊,常和心脏病、哮喘、慢性咳嗽等混淆。
“其实现在没有特别标准的检查方法,更多是临床排除。”罗毅平指出,当患者出现反酸、烧心、胸痛,再结合不良生活史一般即可作出诊断。
另外,很多病人因为慢性咳嗽入院,一般会被考虑肺部问题,治疗一段时间却不见好转。罗毅平介绍,在《慢性咳嗽的诊断与治疗指南(2017)》中就有这样的建议:当常规治疗无效时,医生会诊断性地给予抑酸及增加胃动力的药物治疗。
为什么慢性咳嗽的“锅”也要胃食管反流病背?他解释,在喉部即食管和气管的交界处也有一个“门”,胃里面的点滴化学物质也可能会通过这个“门”进入支气管中,轻一点的会出现哮喘或慢性咳嗽,重则发展为吸入性肺炎。
(据新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