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资源部承诺,五年内,除遗产继承以外的登记时间压缩到5个工作日以内。2018年底前,全国所有市县的不动产一般登记、抵押登记业务办理时间分别压缩至15个、7个工作日内。
《通知》强调,要深入贯彻“放管服”改革,深化“互联网+政务服务”,推进政务服务“一网、一门、一次”,在扎实开展不动产登记窗口作风问题专项整治工作基础上,切实解决不动产登记耗时长、办理难问题。
《通知》要求,全面推行不动产登记便民利民举措。一是逐步压缩不动产登记办理时限。各地应进一步简化环节和需权利人提供的材料。二是大力推行不动产登记、税务、交易“一窗受理、并行办理”。不动产登记不得设立任何违规前置,不论是否办理了二手房交易合同备案、交易确认手续,都不能影响不动产登记的受理、办理。2018年底前,各省(区、市)实施“一窗受理”的市县占比要超过80%。三是扎实开展“减证便民”服务。全面清理烦扰企业群众的“奇葩”证明、重复证明等各类无谓证明,坚决取消没有法律法规依据的盖章、审核、备案、确认、告知等手续。四是拓展网上办理事项。大力发展“互联网+政务服务”,完善不动产登记信息管理基础平台功能,积极探索“互联网+不动产登记”新模式,推动实体大厅向网上大厅延伸,推进网上咨询、预约、申请、查询、反馈等服务事项“能上尽上”,打造“不打烊”的“数字不动产登记”,探索不动产登记“不见面办理”“全自助办理”等。2018年底前,各省(区)至少要有2个地市、10个县区实行“互联网+不动产登记”。4个直辖市、所有副省级城市和省会城市要制定“互联网+不动产登记”工作方案,力争2019年6月底前全面实施。五是积极延伸登记服务范围。推动五年内不动产登记全城通办、就近能办,向乡镇街道、城乡社区、金融网点等全方位延伸,实现就近能办、多点可办、少跑快办,探索跨县域、跨市域、跨省城的“异地可办”。六是加快推进政务服务“一网通办”。充分利用政府统一数据共享交换平合,促进居民身份、户籍管理、婚姻状况、企业营业执照、登记原因材料等信息的共享应用。满足社会救助、子女上学等对不动产权证信息的查询需求,支撑实现企业及分支机构登记、户口迁移等本地区不动产权证免提交。
此外,《通知》还强调建立健全不动产登记信息安全保障体系,在信息平台建设和数据共享过程中,确保网络和数据信息安全,保护好商业秘密和个人隐私。
(据新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