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干的是一份看似不起眼的工作,可这份工作却“擦亮”了衡阳城市窗口,净化了市民生活环境;他先后荣立一等功1次、二等功1次,荣获“抗冰救灾先进个人”称号、市五一劳动奖章,并被多次评为优秀共产党员和先进工作者。他就是衡阳市环卫处垃圾运输中心副主任罗建生。
2006年9月,罗建生来到环卫处运输中心担任车队队长。当时的车队几乎瘫痪,车况老化相当严重,人心焕散。受领任务后,他二话没说,一头扎进工作中。白天,他和修理工一起检修车辆,详细了解每台车的性能、运行状况;晚上,他就找职工谈心、交流,分析车队的现状,寻找解决的办法,经常是加班加点到深夜,甚至通宵达旦。就这样连轴转了三个多月,车队工作终于走向了正轨。在这100个日日夜夜里,他全身心地投入工作,没有休息过一天。等他回家的时候,2岁多的女儿已经不认识他了,见了他直往妈妈身后躲。
担任运输中心副主任后,罗建生分管生产、车队、垃圾填埋场、污水处理厂,工作更忙,担子更重。每天1000余吨的生活垃圾被运送到这里填埋、处理。面对恶劣的环境,罗建生主动承担起诸多工作的候补任务,连续作业七八个小时是常有的事。夏季场内平均气温高达40多度,无论气温有多高,都必须穿戴橡胶手套、草帽、口罩、雨鞋,一次工作下来,他整个人就像刚从水里走了一遭。雨季,是填埋作业问题最多、最令人头疼的时候。大雨过后填埋区道路泥泞,运输垃圾的车辆无法正常驶入填埋区,只能靠推土机将垃圾一点点往里推,费工费时还危险。罗建生下定决心,要啃下这块“硬骨头”。通过四处筹措资金,搭建路基,填埋场建立起雨季作业平台,雨季填埋作业难的问题得到妥善解决。
罗建生始终牢记群众利益无小事。几年来,他先后调解纠纷30余起,经他调节的矛盾没有一起激化或转化为刑事案件,所有的当事人都心服口服。垃圾填埋场周边居民因饮水和拆迁问题,到填埋场阻工。在了解事情的来龙去脉后,他深入浅出地为阻工居民分析法理、情理,苦口婆心地进行劝阻。送走了阻工居民,罗建生开始四处奔走多方协调,筹措了资金10万元解决居民生活用水问题。
虽然从事的工作很平凡,但罗建生却用实际行动证明了自己的不平凡。这份不平凡,正是源自他对党的绝对忠诚,源自他对事业的无限热爱,源自他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奉献的高贵品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