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金明达
“点滴现精神,平凡中闪光。”这句话是周艳红教学工作中的座右铭。作为湖南工学院计算机与信息科学学院辅导员,她恪尽职守,奉献青春与热血,培育了一批批学生,让他们懂得拼搏、奋进与感恩。
培育典型,做学生思想的引领人
作为一名辅导员,周艳红一直采取学生喜闻乐见的方法开展思政工作,取得了实实在在的成绩。
她认为,要做学生思想的引领人,首先自己一定要做到以德立身、以德立学、以德施教,于是她通过主题班会、专题讲座、“三会一课”、志愿活动、科技服务等形式与学生一起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积极培养学生典型。
在开展“两学一做”教育实践活动中,她培养了热心公益的童罗为代表的学生先进典型,该生优秀事迹被人民网、《中国教育报》《衡阳日报》等媒体报道。此举起到以点带面的整体效应,成功组织开展了一系列学典型活动。
心灵守望,做学生的知心朋友
有少数学生,或因家庭原因、或因身心缺陷、或因其他变故,在求学路上苦闷、彷徨。为帮助他们解决困难,她不但自己慷慨解囊,还积极组织其他教师和学生为这些困难学生募捐。
计算机与信息科学科1302班徐同学是名孤儿,一天与她谈话中,突然该生痛哭道:“老师,我压力太大了,我实在承受不了啦,没有学费,没有生活费,我无心学习。”周艳红一边自行对该生进行资助,一边通过助学金、校友基金会一对一资助、勤工俭学为她缓解经济压力。在周艳红的爱心关怀下,徐同学不但顺利毕业,还找到了一份好工作。
一名来自新疆的少数民族学生,因阑尾炎手术住院,医生叮嘱该生要多吃流质性食物,在该生住院期间和出院后的前后10天时间里,周艳红每天为该生熬粥送往医院和寝室。
默默奉献,做立德树人的导航者
她遵循“以学生为本,立德树人”的工作理念,全力为学生的成才保驾护航。
为能走进学生的内心世界,帮助学生更好的学习、生活,她养成了每天完成工作后给学生写信的习惯。这样,既维护了学生的自尊心,也增进了师生的感情。她最爱给两类学生写信,一类是学习积极性不高、学习成绩不好的学生,另一类则是不善交流、心理有偏差的学生。她在信中给予学生鼓励,给他们出主意、提建议,促使学生得以改变。
一名来自海南偏远农村的吴同学,家庭条件困难,他因为勤工俭学,影响了学习。她得知后,反复对他面对面做思想工作,并给他写了多封长信,帮他分析了学好专业知识的重要性,并教他如何正确处理好学习与兼职的关系等。
爱岗勤学,做专业化育人的奉献者
为不断提高综合素质和业务水平,她坚持学习和培训,注重工作和理论研究相结合。自费参加了职业规划师的培训,考取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
通过她的不断努力,收获了丰硕的成果。公开发表论文10篇,主持省教育厅科研项目2项,主持校级科研项目和大学生提升工程思政项目5项。荣获省级、校级各项荣誉20余项,其中2014年荣获湖南省普通高校辅导员年度人物提名奖,2012年和2016年被评为校级模范辅导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