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大发展理念”,创新发展位列首位。一直以来,我市十分重视创新发展。今年4月,我市又成功摘下一块“国字号”金字招牌——科技部、国家发改委发布《支持一批城市开展创新型城市建设的函》,我市成功获批开展创新型城市建设。
市科技局党组书记、局长罗春耀表示,目前,我市在创新创业环境、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创新平台建设等方面不断提升,科技项目攻关、科技成果转化等方面也取得了长足进步,这些成绩正在转化为我市建设创新型城市的一系列优势。
创新人才团队建设取得突破
人才资源是最宝贵的资源,人才优势是最根本的优势。
今年4月26日,市委、市政府“人才雁阵”行动计划新闻发布会在长沙举行,发布了《关于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的实施意见(试行)》。之前的4月3日,市委、市政府出台了《关于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的实施意见(试行)》,集中推出了一批含金量高、吸引力大、竞争性强的人才政策,启动了衡阳市“人才雁阵”行动计划。
近年来,我市创新人才团队建设取得重大突破。衡阳师范学院“功能金属有机材料”院士专家工作站成功申报省级院士专家工作站。组织开展衡阳市院士专家工作站首批认定评审工作,南华大学核科学技术学院等10家市级院士工作站成功挂牌,签约院士17名。2017年还成立了衡阳市经济社会创新发展专家智库,受聘专家聘期为5年,首批62位智库成员中有院士17人、行业领军人物37人、知名企业家8人。评选了10个市级创新创业人才团队,服务衡阳经济社会发展需要。
创新创业环境逐步优化
2017年7月,在高规格的全市科技创新大会上,《关于加快实施创新引领发展战略建设科技强市的意见》《衡阳市支持众创空间发展实施细则》《衡阳市高新技术产业强基工程三年行动计划(2017—2019年)》等若干文件政策同时发布,一时间,创新创业的东风吹向衡州大地每个角落。
当年,我市相继开展第三届大学生中华老字号创意创新创业、第六届中国创新创业大赛(湖南赛区)等创新创业系列活动。世界知识产权日、科技活动周……一系列科普活动,更加突出科技精准扶贫脱贫、惠及民生。而为企业开通知网数据免费查询,更是服务63万余人次。
人们越来越感受到,衡阳更加注重展示科技创新优质成果与营造创新文化氛围。这些变化,也折射出了逐步优化的我市创新创业环境。
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是衡量一个城市创新程度的重要标尺。2017年,衡阳高新区在全国高新区排名上升4位。衡山经开区通过了现场考察和专家评审,即将升格为省级高新区。国家高新技术企业达到142家,连续赶超2个先进城市,实现2年翻一番的目标。实现高新技术产值1543.4亿元,增加值437亿元,同比增长13.7%。
创新平台建设方兴未艾
我市创新平台建设同样方兴未艾。衡阳国家农业科技园区现场验收、视频答辩会均获得“优秀”评价,2017年底科技部发文正式通过验收。新增省级重点实验室2家,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2家。组织实施市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申报认定工作,认定了衡阳市含砷废渣资源综合利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3家市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衡阳中关村金种子创业谷认定为省级众创空间,耒阳市经济开发建设投资集团有限公司认定为省级科技企业孵化器。
科技项目攻关频传捷报:汇升生物 “新型高效糖酶的创制及产业化应用”、特变电工 “电网大范围冰冻灾害预防与治理关键装备融冰整流变压器产业化”等10个项目,获得省科技厅支持。向省自然科学基金组织申报、推荐30个项目。市本级立项科技计划项目339个,140余个项目入列战略性新兴产业科技攻关、重大成果转化项目、产学研专项。
为加快科技成果转化,我市起草了《衡阳市加快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的实施细则》。2017年9月举行的科技成果交易会上,湘南首家科技成果交易平台——火凤凰宣告成功上线。此外,成功组建衡阳市省级油茶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一组数据显示,2017年我市专利申请量为5087件,同比增长19.75%,位于全省第3位,专利授权量2666件,同比增长17.03%,位于全省第4。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