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9日上午,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中共耒阳县委机关和红色革命军招兵处旧址——培兰斋内,庄严肃穆,誓言铮铮。
90年前的初夏之季,朱德、陈毅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坐镇培兰斋,指挥数万农军英勇奋战,掀起了湘南起义的新高潮。90年后的初夏之季,中共耒阳市委及相关单位的同志齐聚培兰斋,举行“耒阳市第一批党性教育基地——培兰斋、耒阳市烈士陵园和谢维俊烈士故居的集中授牌仪式”,以此激励广大党员干部传承红色基因,锤炼党性品质,凝聚磅礴力量,不忘初心,继续前行。
耒阳,具有悠久的人文历史底蕴,丰富的红色教育资源。耒阳不仅是“湘南起义”的主战场,也是“朱毛会师”的出发地。耒阳市委负责同志告诉记者,耒阳三个党性教育基地的正式授牌,是以实际行动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委、衡阳市委关于加强新形势下党员干部教育培训的新精神新要求,是开拓党性教育基地建设的新探索新尝试。面对新情况新任务,通过加强基地建设,开展党性教育,使大家的心灵得到洗礼、精神受到震撼、思想得到充实、眼界得到拓宽,切实增强党性教育的穿透力和感染力,增强传统教育的现实性和实效性,增强耒阳各级党员干部的党性修养、宗旨意识和服务观念。
耒阳烈士陵园内的大型雕塑——《耒潮》镌刻着贺恕、蒋啸青、谢维俊、伍若兰、伍中豪、毛泽建、刘铁超、刘泰、李天柱、邓宗海、邝庸阝11位著名英烈像
耒阳烈士纪念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