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稳”字诀:经济增长稳步回升
数据显示,我市一季度经济增长稳步回升。据悉,一季度GDP、固定资产投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等主要经济指标均高于全国、全省平均水平,其中GDP增速为2015年以来一季度最高增速,在全省排名较去年同期前进5位,参与GDP核算的18个主要指标中有5项排名全省前三。
与此同时,一季度就业形势总体稳定。全市城镇新增就业2.21万人,超额完成时序目标任务,城镇登记失业率为3.9%,守住了就业这一民生之本。
来自衡阳经济“一季报”的统计数据透露,一季度市场物价涨势平稳。全市居民消费价格上涨1.7%,同比下降1.1个百分点,态势温和,市场商品供应充足、供需基本平衡。
GDP、固定资产投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等主要经济指标均高于全国、全省平均水平,其中GDP增速为2015年以来一季度最高增速,在全省排名较去年同期前进5位……衡阳经济“一季报”逆势飘红的指标数据显示出,我市经济发展在2018年的春天里已明显“回暖”。
据悉,今年以来,我市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围绕建设名副其实的省域副中心城市的目标,积极践行新发展理念,牢牢把握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主线,强力推动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和动力变革,经济发展呈现稳中有进、进中趋好、好中育新的良好态势,实现了良好开局。
“稳”“好”“进”“新”,“四字诀”推动了我市一季度经济发展明显“回暖”,也是对衡阳经济“一季报”的生动解读。
“好”字诀:发展质量明显趋好
衡阳经济“一季报”透露的数据显示,一季度经济结构明显趋优。第三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为43%,对经济增长贡献率达55.4%,成为促进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
数据显示,一季度经济发展质量明显趋好。财政总收入税占比、地方税收入占比分别达77.1%、62%,分别提高22.2、25.9个百分点。
据悉,一季度经济效益明显趋优。1—2月,38个大类行业中26个增加值实现增长,全市规上工业企业利润总额增长29.9%,行业盈利面达94.1%,资产负债率下降10.1个百分点,其中规上服务企业营业利润增长181.3%,同比提高206.3个百分点。
数据透露,我市一季度投资结构明显趋优。一方面,高新技术产业投资、民间投资、工业投资分别同比提高69.9、37、24.9个百分点,成为扩大投资的主要因素;另一方面,传统性或高耗能产业投资下降幅度加大,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金属制品业等投资降幅均在50%以上。
“进”字诀:进的后劲日益增强
据悉,一季度经济发展后劲明显增强。具体表现在三个方面:
产业引领有力,振兴实体经济“3311”工程和工业原地倍增计划扎实推进,七大千亿级产业渐成雏形、项目云集,全国第三块新能源汽车整车制造牌照即将落户衡阳;比亚迪云轨轨道梁厂、道岔厂预计9月份向全国供货,将新增产值10亿元以上;富士康亚马逊中国制造基地7.5万平方米厂房上半年交付使用后,富士康年产值可实现翻番;建滔化工环氧氯丙烷、电子级环氧树脂、离子膜烧碱、石墨烯智能地暖材料等项目年内可建成投产。
项目支撑有力,自去年下半年以来,我市每月均有投资过10亿元的重大项目开工建设;今年第一批计划实施的534个项目,开复工430个,开复工率达80.5%,完成投资213.88亿元,其中236个项目完成投资超时序进度,9个项目入选全省100个重点产业项目笼子。
园区贡献有力,园区规模工业增加值占全市规模工业增加值的比重达70.7%。
“新”字诀:新的动能日渐蓄积
创新成为我市高质量发展的强劲动能。
今年一季度,我市创新引领初见成效。衡山科学城、汇升生物、启迪古汉等5个项目纳入全省“五个100” 重大科技创新项目清单;发明专利申请量、发明专利授权量分别增长13.2%、27.3%。
数据显示,我市经济发展动能转换加速推进。工业技改投资增长64.7%,高于全省平均水平43.5个百分点;平台经济、共享经济、网络约车、在线医疗等新业态蓬勃发展。规模以上互联网、软件和信息技术、文化艺术体育娱乐等现代服务业增幅均在40%以上。
与此同时,我市干部作风持续转变。围绕打造最强执行力的四大家班子,市级领导带头联点项目、蹲点扶贫、信访包案,示范带领全市上下聚精会神谋发展、一心一意抓落实,干事创业的精气神饱满激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