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召开的全市金融工作会议明确,要加快转变金融发展方式,为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金融支撑。放眼未来,金融风险将如何防控和化解?金融改革如何深化?
过去一段时间以来,耒阳市、珠晖区、松木经开区在金融改革创新、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政府债务管控等方面颇具亮点,被誉为很有参考价值,本期“金融聚焦”特将其典型经验予以推介,以供参考、借鉴。
耒阳市:推出系列“国字号”改革招牌
耒阳市是我市的经济和人口大市,金融体系健全,除人民银行外,共有金融机构37家。至今年一季度末,各项存、贷款余额分别为409.3亿元、169.5亿元,同比增长8.8%、21.1%,存贷比为41.4%;实现保费收入2.7亿元,同比增长8.7%;小额贷款公司余额1.4亿元;担保公司余额3.3亿元。金融风险基本可控,被授予“省级金融安全区达标单位”,金融生态环境在全省县(市)区排名第七。
近年来,耒阳市在金融改革上大胆创新,在衡阳地区率先启动农村信用社股份制改造,建立衡阳市首家农商银行,助推了我市经济更好发展。截至2018年3月,耒阳农商银行贷款余额达56.7亿元,比2013年(改制前)增加22.9亿元,增长67.7%。
耒阳市推出了系列“国字号”改革招牌。在衡阳市率先开展金融服务三农改革试点,化解农权抵押变现等难题,累计放贷9200笔6.6亿元,相关经验被《人民日报》、中央电视台在全国推介。深入推进了全国农房产权抵押贷款试点,累计放贷501笔1.52亿元,试点工作被《中国改革报》《金融时报》等媒体报道。
此外,耒阳市用活金融精准扶贫“助力器”。支持涉农企业采取“企业+基地+农户”的方式,吸纳贫困户入股分红,对资金不足的贫困户,由涉农银行发放扶贫小额信用贷款,目前共为4205户贫困户发放小额信贷1.99亿元,1733户贫困户获得分红445.8万元。同时大力开展“扶贫特惠保”工作,为所有建档立卡贫困户投保303.6万元。
珠晖区:“防”“打”并举化解金融风险
珠晖区对金融的重视已上升至空前力度。近年来,该区立足现代金融,大力植优补短,夯基垒台,正全力打造财富“聚集区”。
在没有一家金融机构将总部设在辖内的背景下,该区积极筑巢引凤,成功引入了华融湘江、浦发、民生、交通、长沙等多家商业银行,并先后与国开行、农发行、农业银行、建行等对接洽谈,众多金融机构为珠晖发展提供了更加专业、更具特色的金融服务,去年新增各类社会融资56.66亿元,全区金融业活力满满、生机勃发。
在防范金融风险上,该区也走出一条效果好、可复制的路子。首先,建制为基,建立完善金融诚信体系,积极推动企业信用评级,深化与市金融信用信息服务中心合作,目前已有711家中小企业注册登记,信用信息共享、失信行为惩戒、诚信行为激励、非法集资及金融失信举报奖励等制度全面出台,诚实守信的金融环境逐步建立。
其次,防范为要。加强风险识别、监测、预警、排查,全面开展金融知识宣传,全面严审各类投资担保公司,全面清理民间融资,大力整顿“现金贷”“校园贷”,切实做到抓早、抓小、抓苗头。
同时,打击为重。加强政银联动,全力追缴不良贷款,及时曝光、从严处理逃废债、恶意欠贷等行为。严打非法集资、网上非法金融、高息揽储,先后查处金融案件7起,抓获犯罪嫌疑人7人,冻结资产2000多万元,确保查案一起,震慑一片,稳定一方。
松木经开区:建立专门的偿债基金化解债务风险
作为工业实体经济的前沿阵地,松木经开区始终把金融工作摆在突出位置,牢固树立了金融工作服务经济发展的理念,积极推动银企合作,尤其去年以森特公司为主体发行了企业债券,有力支持了实体经济发展。
近年来,松木经开区积极开展防范和打击非法集资的宣传教育活动,不断加强对小额贷款公司、融资担保公司等金融机构的监管力度,重点防范和化解政府债务风险。一方面,严控债务总量,优化债务结构。松木经开区每年年底根据项目建设的资金需要制定下一年度的融资计划,确定融资额度,有效控制了融资规模和债务总量。同时,科学调度资金,资金需要多少就融资多少,并加快资金周转速度,避免资金闲置。
另一方面,在化解债务风险上,首先是适度压投资,对于没有效益、拟开工的项目立即停建,对于卫生服务站等项目,从严调减投资规模;其次是科学筹资金,利用公租房、廉租房、标准厂房、金兰砂场等经营性项目的收益提高平台公司的收入;再次是积极培财源,重点加快建滔电子级环氧树脂、九明生物、新宙邦等27个项目的签约步伐,积极推进建滔电子信息产业园及石墨烯、仁发科技等项目的建设步伐;着力解决入区企业融资贵、融资难等问题,帮助企业提高经济效益。最后是全力降风险,建立专门的偿债基金,每年在财政预算中安排债务的还本付息支出;属于经营性建设项目借款的,将经营性收入纳入专户储存、监管,用于偿还债务;制定还债计划,近三年计划还本付息13.86亿元,进一步降低债务余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