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8:版面八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2018年01月09日 星期二 出版 返回首页 | 版面概览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上一期   下一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吟唱将重开古诗词
教育新境界
  国学热评

  ■周由强

  诗乐一体,是我国自古就有的诗词吟唱传统。我们熟知的《诗经》《楚辞》本就是歌词集,以歌入乐,具有鲜明的音乐色彩。后代乐府、唐诗、宋词、元曲也都是配乐唱词。历代文人墨客,均将“可歌可咏”作为衡量诗词作品优秀与否的重要标准。诗歌的平仄、押韵等格律要求与配曲节奏、旋律等相互作用,相得益彰,成就了古典诗词的文辞美、格律美、意境美和音乐美。因而如果不从音乐的角度来解读,就失去了品赏诗词的一个天然维度和对其整体面貌和艺术美感的赏析。

  古典诗词是中华民族文化的瑰宝,其天然的思想性与艺术性完美结合了人们易于实践的音乐形式,是最宝贵的美育教材。孔子就十分重视诗乐的教育作用,提出“《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王国维《论教育之宗旨》也指出,“教育之事亦分为三部:智育、德育(即意育)、美育(即情育)是也”。通过吟诵吟唱等方式,古典诗词声调的抑扬顿挫,配合肢体语言的变化,文中意境从抽象、平面的文字中进一步延伸,在有声的空间里得到丰富,时时温润人心、启迪智慧、发人深思、引人入胜。

  古诗词是全民美育教育的重要载体,吟唱将重开古诗词教育新境界。美育是审美教育,是现代教育的重要内容,它不仅能提升人的审美素养,还能潜移默化地影响人的情感、趣味、气质、胸襟,激励人的精神,温润人的心灵。只有美育与德育、智育、体育等相辅相成、相互促进,才能真正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无论吟诵还是吟唱,对诗词情感内涵的把握、文辞意境的揣摩、行腔规律的探求都需要长期的实践体悟。从这个角度看,当代诗词教育还有很大空间和潜力可以挖掘。目前,吟唱对于诗词赏析和传承的重要性还未得到广泛认同,在古诗词课程设置和教学方式上缺乏音乐化实践。如今吟诵几乎成了一门绝学,大多靠师承传授,会吟诵者少之又少,大都年岁已高且后代乏人,作为一门“绝学”要复兴起来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版面一
   第A02版:版面二
   第A03版:版面三
   第A04版:版面四
   第A05版:版面五
   第A06版:版面六
   第A07版:版面七
   第A08版:版面八
内容很“春晚” 表演很“星驰”
家国情怀与文化自信托起他的梦想
吟唱将重开古诗词 教育新境界
衡阳日报版面八A08吟唱将重开古诗词
教育新境界
2018-01-09 2 2018年01月09日 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