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衡阳市优秀志愿服务组织(5个)
吕云峰,是常宁市一名普通的教师,但他在平凡的岗位,将传统文化教育融入爱心慈善,让更多人感受到了人间大爱。
2014年,吕云峰一手创建了公益店面“人间慈善爱心小屋”,小屋内所有物品均由爱心人士捐献,所有物品均让市民免费拿取。数年来,拿取衣物10000余件,寄往甘肃、四川、云南等省的贫困山区和贫困群众的衣物共3000多公斤。爱心小屋每年5000余元的开支,除了爱心人士捐的一部分外,其余都是由他承担。
2016年,为凝聚爱心力量,吕云峰又成功搭建爱心平台,创建了“人间爱心协会”。人间爱心协会成立后,在农村成立4个爱心小屋,给贫困人群送去衣物4000余公斤。协会成立一年多来,发展会员258人,发展义工79人。至今共送服务900人次,帮助困难家庭43户,支援资金3万余元。
2017年吕云峰又创建了人间书院,在13所小学举办优秀传统文化讲座。通过“人间书院空中讲堂”的形式,在数十个微信群里开展对《孝经》《朱子治家格言》和《了凡四训》的学习,共计4300余人,学习人数达8200余次。
王长贵,衡阳县微公益志愿者协会会长。他的梦想是带领更多的人加入志愿者,实现“全民公益”。
2008年,王长贵与一群志同道合的朋友建立了“衡阳县在线”网络平台,借助平台凝聚人力帮助身边需要帮助的人,开始了他的公益之路。贫困学子因为他重新背上书包,孤寡老人在他的身上感受着亲人般的关爱。汶川地震、湖南冰灾……他第一时间组织人员开展捐献活动,募集物资折合人民币2万多元。
2016年7月,衡阳县微公益志愿者协会正式成立,王长贵全票当选为会长。一年多来,他发展志愿者300多人,开展志愿服务活动100余次,志愿服务时间累计超过1万小时。作为微公益志愿者协会的会长,参加志愿服务活动时,苦活、脏活、累活他总是抢着干,捐款捐物他总是第一个站出来。在所有的微公益志愿服务活动现场,都可以看到他忙碌的身影。
在王长贵的带领下,衡阳县微公益志愿者协会在温暖大家的同时,也影响着越来越多的人加入到志愿者行列。他也正在向着他“全民公益”的梦想靠近。
吕云峰:
王长贵:
将传统文化教育
融入爱心慈善
向着“全民公益”的梦想奔跑
住在一个社区里,当你遇到困难需要帮助时,除了家人,你最先想到的人是谁?雁峰区黄茶岭街道幸福社区居民想到的不是别人,而是社区志愿服务队大队长周正国。
2016年春节前夕,空巢老人王叔深夜外出买药,被一辆电动车撞倒。这一幕,恰好被路过的居民看到。“快,快,打电话给周队长!”倒在地上的王叔一直重复着说这句话。周正国获悉后,立即通知几名社区志愿者一起将王叔送到医院。还发动社区志愿者轮流照顾,直至王叔康复出院。
“周队长,我腿脚不方便,能不能帮我交下水电费。”“周队长,我今天下班要晚一些,能不能帮我接一下小孩。”……这个充满爱的故事后,幸福社区的居民只要有不便之处,就会第一时间想到周正国,而周正国在接到电话后也会第一时间赶到帮忙。
“作为一个志愿者,居民们有需求找我帮忙,是我的荣幸。”周正国告诉记者,他是一名老党员,为了发挥余热,退休后建起了一支志愿者队伍,目前志愿者注册人数达到了396人,还成立了义务巡逻队、家电维修队、应急抢险队、困难帮扶队、法律咨询服务队及合唱团、广场舞队、交谊舞队等。
如今,周正国不仅是社区居民的“保护神”,还获得了“省幸福活力之星”等荣誉称号,成为居民眼中的志愿者“明星”。
周正国:
“美丽衡阳志愿者”:
雁峰区幸福社区
居民的“守护神”
开篇语:
志愿服务凝聚着“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崇高精神,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继承和发扬,反映了发展进步的时代要求。近年来,我市志愿服务工作取得了长足发展,志愿者队伍迅速壮大,注册志愿者已超过70余万人,团队已达1985个。全市以“雷锋家乡学雷锋·文明衡阳我先行”为主题,不间断开展了绿色环保、文明出行、文化志愿服务、岗位学雷锋服务、“三关爱”等10大志愿服务活动,开展了上千次的志愿服务活动,涌现出王继斌等大批优秀志愿者,志愿服务的社会影响力不断提升,志愿服务队伍已成为一股强大的社会力量,助力我市各项工作的进步。
日前,市精神文明建设指导委员会办公室下发了《关于表彰2017年衡阳市优秀志愿者、优秀志愿服务组织、优秀志愿服务项目的决定》,授予王长贵、吕云峰、谢昭胜、陈建平、周正国、刘魁成、资小爱、杨玉玲、王永红、吕艳10人“2017年衡阳市优秀志愿者”荣誉称号;“常宁市义工协会”、“雁峰区志愿者协会”、“衡阳市小红人志愿者协会”、“衡阳市网络志愿者协会”、“衡阳市微公益青年志愿者协会”5个组织“2017年衡阳市优秀志愿服务组织”荣誉称号;“衡阳市交通文明劝导志愿服务项目”、“‘一对一·心连心’助学项目”、“忘忧草乡村儿童图书角”、“周末快乐读书”、“互联网+体验式助学”等5个项目“2017年衡阳市优秀志愿服务项目”荣誉称号。
■文/ 本报记者 金明达 采访整理 图/ 本报记者 王翟 罗盟
杨玉玲,现任市政府办机关工会主席。她把志愿服务当事业,把服务对象当亲人,把志愿精神当习惯,用自己的行动来诠释志愿者的形象,用满腔的热情、勤奋务实的作风为衡阳市文明创建工作出了积极贡献。
2013年杨玉玲加入衡阳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志愿服务队这个大家庭后,始终把志愿服务工作放在首位,先后组织参与了“学雷锋进福利院”、“万名党员进社区”、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市直单位包路段”主题活动、交通文明劝导等100余次志愿活动,累计志愿服务时数达300余小时。
在“学雷锋进福利院”志愿服务活动中,杨玉玲带头给福利院的老年人搞卫生、跟福利院的小孩子做游戏,真正做到了“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在“精准扶贫”志愿服务活动中,杨玉玲主动深入贫困户家中了解情况、嘘寒问暖,积极帮助他们解决实际困难,激发他们脱贫的强烈斗志。
在日常生活中,杨玉玲不仅带头讲文明、守规矩,而且见到有人乱闯红灯、乱扔垃圾等不文明行为还当场出面制止,遇到人行道上有乱停乱放的车辆都会打电话给有关部门进行处理解决,真正将志愿服务精神融入到生活的方方面面。
杨玉玲:
把服务对象当亲人
将志愿服务当事业
常宁市义工协会
常宁市义工协会2009年由常宁籍在广东企业家邓治君先生发起,正式成立于2011年9月,于2017年9月4日批准认定为“慈善组织”,现已有正式注册义工980多人,拥有常宁义工QQ群、微信群在线人员1800多人。协会先后在敬老、助残、助学、助医、环保、社区服务、公益服务、关爱贫困儿童等领域开展各项活动100余次,18000多人次参加义工活动,为改善社会服务、提升城市文明形象,为常宁的精神文明建设作出了贡献。
雁峰区志愿者协会
雁峰区志愿者协会成立于2011年4月,目前拥有注册志愿者3421名,各类志愿者组织98个,非注册志愿者2万余名。近年来,先后涌现出全国学习雷锋志愿服务先进个人唐备战、省级“雷锋号”志愿者工作站雨花亭社区、全省学雷锋优秀志愿者蒋道德、“身边雷锋·衡阳好人”社区义工谢敏等一批志愿服务典型。
衡阳市小红人志愿者协会
2005年11月25日,衡阳市小红人志愿者协会开始运行。12年来,小红人志愿者协会由最初的十几位爱心网友发展成为拥有362名正式会员、1500多名志愿者的团队。近年来,小红人团队及多名小红人志愿者分别获得 “湖南慈善奖”“湖南好人”“湖南省雷锋式优秀志愿者”“湖南最美志愿者” “衡阳市五四青年奖章” “衡阳市最佳公益组织奖”“衡阳最佳公益项目奖”等荣誉称号。
衡阳市网络志愿者协会
衡阳市网络志愿者协会是衡阳市委宣传部直接领导下的志愿服务组织。目前,它拥有注册会员500余人,已形成“上下联动、主题突出、特色鲜明、网友喜欢”的良好势头。这些创新志愿服务,受到各级领导的表扬和肯定,得到了广大市民的支持。2015年协会获得“衡阳最佳志愿服务组织”奖。
衡阳市微公益青年志愿者协会
衡阳市微公益青年志愿者协会成立于2013年。目前,微公益拥有正式登记注册的志愿者103人,吸引到一千多名社会各届人士加入协会的微信群、QQ群。微公益的志愿者们因爱而聚,在这个群体里,有教师,有工人,有个体工商户,有快递员,有企业老板,也有充满热血朝气的青年学生。同时,微公益还是一个成立五年来,坚持每周都开展公益活动的志愿者组织。
刘魁成:
七旬老人坚守路口
保护学生出入安全
给困难群众送爱心大米
王永红:
用心实践志愿者的社会责任
2017年衡阳市优秀志愿服务项目(5个)
衡阳市交通文明劝导志愿服务项目
开展项目的时间:2015年6月至今
参与项目的注册志愿者人数:3000人
交通文明劝导志愿服务项目是由衡阳市文明办牵头,衡阳市创城志愿办具体实施。自2015年文明交通劝导志愿服务活动开展以来,我市近3000名志愿者身穿“红马甲”走上街头,向市民宣传文明出行的重要性,在社会上形成了关注交通安全、关注文明出行的舆论氛围。通过三年坚持不懈的努力,文明交通劝导志愿服务项目已取得了良好的宣传效果和社会效果,绝大部分市民主动摒弃一些交通陋习,自觉遵守和维护交通规则,提升了城市文明的整体形象。
“一对一·心连心”助学项目
开展项目的时间:2005年至今
参与项目的注册志愿者人数:226人
“一对一·心连心”助学项目的运作主体是衡阳市小红人志愿者协会,12年来,“一对一·心连心”助学项目累计资助贫困学生312人,累计资助学费达129万余元。“一对一·心连心”公益夏令营,旨在使资助者与孩子双方增加了解,促进他们之间的感情交流,给贫困的孩子带去一个精彩的世界,帮助他们更好成长,同时增强资助者和志愿者的社会责任感,使之能更好地帮助贫困学生。
忘忧草乡村儿童图书角
开展项目的时间:2014年3月至今
参与项目的注册志愿者人数:75人
“忘忧草乡村儿童图书角”是2017年在湖南大学中国全民阅读研究中心的指导下,由祁东县义工协会在祁东县委统战部、教育局、共青团县委等部门的支持下发起的公益项目。目标是在全县所有的学校所有的班级建立班级图书角,并开设自由阅读课,让孩子能在自由的空间和时间里自由的阅读。截至目前,项目已经进驻50所学校,因自由阅读而受益的学生上万人。
周末快乐读书
开展项目时间:2013年6月至今
参与项目的注册志愿者人数:177人
“周末快乐读书”活动是衡阳市少年儿童图书馆创办的以倡导快乐阅读为宗旨,对少儿开展阅读指导的公益阅读推广活动。2013年6月开始实施,每月两期,时间为周末。至今已开展88期,持续时间四年,分 “童书推荐”“知识讲座”“游艺娱乐”“志愿者行动”四大板块开展活动。从2013年起纳入衡阳市全民读书月系列活动,2015年被文化部评为2015年全国“基层文化志愿服务典型案例”。
互联网+体验式助学
开展项目的时间:2013年1月至今
参与项目的注册志愿者人数:220人
船山助学,这支从2013年元旦起步于衡阳县曲兰镇双龙村的草根公益组织。五年来,衡阳县船山助学志愿者协会以“互联网+体验式助学”为志愿服务载体,发展注册志愿者220名,实地走访、资助家庭困难学生133名,累积筹集发放助学金64.5万元。通过“互联网+”“体验式”的助学模式,爱心人士既可以选择网上参与(背靠背),又可以选择线下体验(面对面)。该项目被评为衡阳市2016年度志愿服务“十佳项目”。
谢昭胜,小红人志愿者协会助学项目部负责人。作为一名“资深”志愿者,他的理想就是希望所有的孩子都能健康成长。
2004年,谢昭胜发现衡阳的偏远山区还有很多贫困孩子,他们没书读、没衣穿、没饭吃。他实地走访调查,多方收集贫困孩子的资料,下决心一定要尽最大努力帮助他们。谢昭胜的行为也影响到更多的爱心人士加入到助学的行列,他们一起长期资助了11名贫困学子,不但为他们提供学费,还注重与孩子建立亲情,关注孩子心灵的成长。
谢昭胜2015年加入小红人志愿者协会,并于2017年年初开始担任该协会助学项目部负责人。今年以来,谢昭胜先后组织助学项目部进行了47次助学走访活动,会同协会、各界爱心人士资助助学款近10万元,解决70多名贫困孩子学费。
今年7月8日至9日,经过谢昭胜的提议,小红人志愿者协会精心策划和组织,在衡州小学举办了衡阳市有史以来最大规模的公益助学夏令营,本次活动累计参与志愿者人次近360人次,大型晚会、科技馆、博物馆、陆家新屋参观、操场上的拓展游戏、孩子的心理辅导、孩子与资助者的互动,活动精彩纷呈,让孩子开拓了眼界。
“以后我将更加强化自身素质和人格修养,多与志愿者们沟通交流,开拓创新、努力探索新的助学方法和思路,愿天下没有失学的孩子。”谢昭胜说道。
谢昭胜:
让爱温暖每一个孩子
助他们健康成长
刘魁成,今年已经72岁高龄,是太平二社区志愿者。他不是交警,也不是学校工作人员,但是每天拥堵高峰期,在太平路蒸湘区实验小学路口都能看到他疏导交通的身影。
刘魁成告诉记者,因为住址与学校很近,他发现学校门口这条道路总被堵得水泄不通,还听说这条路上多发交通事故,威胁到孩子的生命安全,于是2014年他决定开始一天四次按时在校门口站岗,保护学生们安全上下学。早上7:40到8:15,中午11:40到12:20,下午1:50到2:20,以及下午3:40到4:15,是刘魁成给自己定的“上班”时间,这一站就是三年。
在1000多个日子里,只要孩子上学,刘魁成都会准时守在路口,义务协助交警指挥劝导交通,风雨无阻,寒来暑往,一件红马甲、一个红袖章、一声声专注的交通劝导、一个个有力的指挥手势,成为了这个路口一道独特的风景,温暖了来来往往的无数人。在这段时间里,他先后出手救下三个小孩,让蒸湘区实验小学的师生们很是感动,学校也曾提出要给刘魁成一些报酬,但都被刘魁成婉言谢绝,他认为这都是他该做的。
今年9月4日,2017“湖南好人”8月榜单正式揭晓,刘魁成入选“助人为乐”好人。但更让他欣慰的是,自己的付出与坚持得到了越来越多的人理解,现在越来越多的人前来相助,太平路也一天比一天畅通。
王永红,现任衡阳市义工协会副会长兼办公室主任。2010年加入义工协会以来,累计参加志愿服务时数已超过了4000小时。多年来,他一直以“奉献、友爱、互助、进步”为宗旨,立足本协会实情及本人工作岗位认真履行志愿者义务。
今年以前市义工协会办公室设在环城南路一小巷里,新来的志愿者经常找不到地方,办事也不方便。王永红发现这一问题后,主动和几位同仁通过走访、沟通于今年10月将市义工协会的“新家”搬到向阳社区。并促成雁峰区义工站11月11日重新“开张”。
除了做好岗位工作,义协各项活动他身体力行。每周日的常规敬老活动他基本未落下,助残、助学、慰问孤寡老人、看望留守儿童、走访见义勇为和老兵、文明劝导、送凉茶等,几乎哪里都有他的身影。只要有时间他都积极参加,只要别人有困难他就尽最大努力去帮忙。多年来,他在平凡的岗位上,认真做好工作中的每一件事,用真情对待身边每一个人,无欲无求,用心耕耘。
王永红说,虽然今年自己已经快到了年过半百的年龄,但仍愿意用自己的言行诠释志愿者不是简单一个称号,而是一种荣誉,更是一种社会的责任。
资小爱:
胸怀大爱
让更多残疾人感到温暖
收到志愿者送来的节日礼物和祝福,贫困户喜笑颜开
吕 艳:
秉承红十字会“平等博爱”精神
陈建平,备战青年志愿者协会会员。他把一腔热血全部奉献给志愿事业,用实际行动践行着一个志愿者的誓言,堪称志愿者中的“老黄牛”。
陈建平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意识和奉献精神,主动在公益事业作出表率,见到需要帮助的弱势群体他都会主动捐款。孤儿院助养孩子、发起网上捐助活动、农村修路捐款、在社会上对贫困学生和家庭捐款捐物等处处都有他的身影。
2012年加入参与备战青年志愿者协会以来,陈建平始终战斗在基层第一线,为需要帮助的人奉献着自己的微薄力量,成为了一名先进的志愿者代表。共助学、对接帮扶5人,关爱留守儿童帮扶3人,个人为学校捐款累计7万元钱物及电脑学习用品。
每年参与文明创建社区各项志愿服务活动50余次,年志愿服务活动800余小时,陈建平以自己的实际行动影响感召朋友同学和社会爱心人士参与志愿服务活动,发挥着一个优秀志愿者的社会影响力和感召力,树立了一个优秀的志愿者榜样。
陈建平:
志愿者中的“老黄牛”
用满腔热血践行誓言
资小爱,不仅是市残联的一名工作人员,还是衡阳市志愿助残服务支队队员。她胸怀大爱,组织志愿者开展了形式多样的助残活动,让更多的残疾人感受到了社会的温暖。
资小爱于2010年10月到残联系统工作,一直负责残疾人志愿服务工作。她组织市残联工作人员在湖南省志愿者网上进行了注册,成立了衡阳市助残志愿者服务支队,并创建了衡阳市助残志愿者微信公众号,积极向全社会宣扬正能量。衡阳助残志愿者支队成立以来,开展了助残志愿活动近100余次,形成了全社会理解、尊重、关心、帮助残疾人的良好风尚。
资小爱还号召各县(市)区残疾人工作者积极进行网上注册,组织各县(市)区残联成立了志愿者服务大队。2017年10月,通过她的积极努力,在青峰社区成立了全省首个助残志愿者服务基地——衡阳市慧家助残志愿者服务基地。此外,每年的“学雷锋日”“全国助残日”“12.5国际志愿者日” 等她都会组织或参与集中助残服务活动。
七年来,资小爱共参与助残活动152次,慰问贫困残疾人家庭320余户,下乡为残疾人办证268个,结对帮扶贫困残疾人家庭30户,组织爱心捐赠2次共为两名需要救助的残疾人捐款11.2万元。
吕艳是恒雁志愿服务队队友,她一直秉呈红十字会“人道博爱奉献”的精神,积极参与各项公益活动与团队的管理建设,经常利用晚上休息时间前往各广场进行宣传,如今已成为恒雁队的骨干力量。
2013年加入恒雁志愿服务队以来,吕艳曾先后参与大型清明公祭活动、百米净滩环保活动、恒雁大型器官捐献骑行宣传活动等志愿服务活动,面对贫困的爱心人士,她还驱车带领恒雁成员前往衡阳县演陂镇陇头村,探望75岁的支持器官捐献爱心老人蔡湘径,送资料,答疑问,为老人的美好愿望实现迈出第一步。在此事件的推动下,恒雁队员及亲属,纷纷在红十字会的网点上,登记了自己的器官捐献意向书。
志愿者不但要有公益与爱心、专业精神,更要能吃苦。在今年5月筹备组织的恒雁大型器官捐献骑行宣传活动中,吕艳从计划到骑行全程参与,物资与安保工作都做得一丝不苟,该活动圆满完成并被多家媒报道,为器捐公益起到了积极的推动效果。
吕艳和恒雁志愿服务队队友正努力改变人们的传统观念,让器官捐献为更多的人所接受。器官捐献任重而道远,吕艳与队员们将继续探讨如何健全管理,筹措资金,在新形势下,让这项公益做得更好更完善,让更多爱心人士加入进来。
忘忧草乡村儿童图书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