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6:版面六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2017年11月20日 星期一 出版 返回首页 | 版面概览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上一期   下一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做“一缕阳光”,照亮生命的希望
  11月10日,市第一人民医院妇产科主任刘利获得“雷锋式健康卫士”荣誉称号。从业近30年来,她把救死扶伤、守护妇女健康当作责任和使命,先后做了数千台手术,让“母子平安”这个喜讯传遍了千家万户——

  做“一缕阳光”,照亮生命的希望

  ■本报记者   刘臻

  11月10日,市第一人民医院妇产科主任刘利获得一个荣誉称号——“雷锋式健康卫士”。据悉,“身边的雷锋”群众推选活动是由湖南省文明委主办,旨在推选出让群众看得见、知得道、信得过、学得来的身边活雷锋。刘利从上千名候选人中脱颖而出,获此荣誉。对此,刘利表现淡然,她表示,救死扶伤、守护妇女健康,是责任亦是使命。

  对于刘利这位南华大学医学实践教学副教授,曾发表多篇医学论文,获得科学进步三等奖,从事妇产科临床及教学近30年的资深妇产科专家而言,比荣誉更为让她珍惜的是,可以亲眼看到可爱的宝宝平安地来到人世间,看到母亲脸上露出慈爱的微笑,看到焦虑万分的家属舒展的眉头。那一刹那间,她时常忘却了自己所有的劳累,深感作为一名妇产科医生的神圣与伟大。

  “就妇产科而言,我们面对的不仅是一个患者,而是两条生命。”对于妇产科医生这个职业,她强调责任感、使命感比什么都重要。从业近30年来,她为妇女患者做了数千台手术,让“母子平安”这个喜讯传遍了千家万户。

  急人所急,她是让无数妇女患者暖心安心的“一缕阳光”

  前些日子的一个深夜,正在睡梦中的刘利被一个电话叫醒,电话那头紧张急促的呼吸声让她顾不上整理好衣服,连夜赶回了医院。患者是一名28岁怀孕34周患有妊娠高血压的孕妇,突发剧烈头痛、不规律宫缩、恶心呕吐。检查后,刘利发现她患的正是妊娠高血压典型并发症HELLP综合征,再不处理的话,随时可能引发脑梗,两条生命可能都保不住。控制血压,稳定胎心,输血输氧,半个小时后,刘利为患者行剖宫产手术。晨曦微亮,伴随着一声清脆的啼哭声,孩子顺利出生,母子平安。这时,刘利才意识到自己的后背已被汗水浸湿了一大片,顾不了回家换衣,新一天的紧张工作又开始了。

  妇产科是一个特殊的科室,尤其是产科,无论白天还是黑夜,急诊多,重症多,近年来妊娠合并心脏病、胎盘早剥、凶险性前置胎盘等疾病的高发,刘利坦言,急救场面实在太多了,技术、经验、职业精神,都是成功抢救的关键。加上市第一人民医院紧靠火车站这个特殊地理位置,这些年来不知有多少个从火车上运下来被紧急送往该院产科进行分娩的高危孕妇。

  今年上半年,一名路经衡阳,因火车颠簸突发阵痛的新疆孕妇被紧急送进了医院。由于语言不通,刘利请来了医院门口卖羊肉串的新疆朋友做翻译,得知该孕妇身上只有随身带的100多元。于是,刘利一边向医院申请开通绿色通道,一边从自己家里带来一些换洗的衣物和婴儿用品给这名孕妇。一周后,孩子通过自然分娩顺利降生。这名新疆患者对刘利带领的这个充满爱的科室尤为感激。

  刘利坦言,急人所急,不仅是技术更是人文关怀,妇产科应该是一个有温度,洋溢着爱和希望的地方。

  爱岗敬业,她是过年过节在岗在位的“超强电池”

  在刘利的职业生涯里,有多个节假日在医院度过,在无影灯下紧张地手术,走廊匆匆的脚步、疲倦的身影,伴随着她近30年的职业生涯。作为一名妇产科医生,艰辛和沉重的压力如影随形,天生热情乐观的刘利却乐在其中。

  工作狂、24小时超强待机、一个电话随叫随到,是科室其他医护人员对刘利的评价。“他们总让我别没事老在科室晃悠,”刘利笑道,因为周六、日没事就爱往科室跑的这个“毛病”不知被同事们“数落”了多少次。在她的回忆里,几乎每年大年三十钟声敲响时,她都在手术台上喜迎新年,多少个节假日,为了让其他医护人员得以和亲人团聚,她坚守在岗位上。她说:“我的手机从来不敢关机,最怕有病人找我时我不在。”担任市第一人民医院妇产科主任10年来,她平均每年手术量达400台、4500个门诊。

  她的接诊下班时间总是要一推再推,无论是看第一个病人还是最后一个病人,都是一样的仔细、一样的认真负责、一样的态度热情亲切,所以病人都愿意等着。她的手术,第一台和最后一台也是一样,不会因为累了就有一丝懈怠。只要是她答应了患者,她一定上台,不管手术大小,尽力做到最好。

  一次门诊结束,已是中午12点半左右,正准备去吃午饭的刘利接到了急诊室紧急召集专家会诊的电话。一名30多岁的女性患者在工地被铁架意外砸中,大出血不止。刘利一路小跑,第一个赶到急诊室,检查后发现患者腹腔、子宫、阴道均被铁架砸断,情况十分危急,需要多学科联合抢救。于是她在给患者完成子宫修补术后,主动担任起抢救总指挥的角色,一边给胸外科、普外科等相关科室主任拨打电话,一边监控着患者的情况,实施抢救。几个小时过去了,待患者情况稳定后,她才放心地回到办公室,这才想起午饭还未吃。

  甘为人梯,她是手把手教学“辛勤园丁”

  作为市第一人民医院少数可以带进修生的医生,近年来,她所带的进修生已不下数百名,均成为了基层各个妇产科岗位的技术骨干。“你的职业生涯可能要做无数台手术,而有的患者一辈子只做这一台手术,因此做手术时一定要确保万无一失。疾病的诊断、切口位置的选择、缝合针头的缜密度等都是我们精益求精,不断学习进步的方向。”妇产科医生的“细微”与“博大”,一直是她带教时所强调的重点,也是她自己践行的准则。

  乐于施教,甘为人梯,科里的年轻医护人员大多是刘利的学生,都经过她手把手地指导和带教。担任科室主任的10年里,一周5天有4天时间是在临床上和下级医生们开展讲课、病例讨论等活动,指导危重患者抢救。“我这么多年扎根在临床上,不厌其烦地进行临床带教的原因,就是想把自己处理过的这么多危急情况所积累的经验传授下去。让这些年轻医生快点成长,让更多的患者得以受益。”刘利说。

  刘利,衡阳市第一人民医院妇产科主任,大学本科毕业,副主任医师。南华大学医学实践教学副教授、衡阳市妇产科学会成员、衡阳市孕产妇死亡专家评审组成员、衡阳市计划生育医学鉴定专家库成员、衡阳市妇科微创学组成员,具有湖南省新生儿复苏市级培训师资格证,曾发表多篇医学论文,并获得科学进步三等奖和科技推进奖。从事妇产科临床及教学近30年的资深妇产科专家,对妇产科常见、多发疾病诊断具有深厚底蕴,擅长各类急危重妇产科疾病抢救、妇产科内分泌疾病治疗,对高危妊娠救治具有丰富经验。擅长各种疑难危重产科手术、宫腔镜检查治疗手术、宫腹腔镜联合手术及阴腹联合手术、经阴道非脱垂、脱垂子宫切除术、广泛子宫切除+盆腔淋巴结清除术。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版面一
   第A02版:版面二
   第A03版:版面三
   第A04版:版面四
   第A05版:版面五
   第A06版:版面六
   第A07版:版面七
   第A08版:版面八
“移动智慧护理”项目的背后
肿瘤放疗技术有了新进展
做“一缕阳光”,照亮生命的希望
衡阳最美小伙 捐献造血干细胞救人
衡阳日报版面六A06做“一缕阳光”,照亮生命的希望 2017-11-20 2 2017年11月20日 星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