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祁东县建档立卡贫困人口102356人、贫困村104个。截至2016年底,还有未脱贫贫困村31个,贫困人口超过100人以上的非贫困村220个,未脱贫贫困人口43296人。县委决定2017年完成脱贫摘帽,启动脱贫攻坚,啃下剩下的“硬骨头”。
今年3月15日—17日,县委书记杜登峰到扶贫联系点步云桥镇桥石村调研,在桥石村吃住3天,白天走访贫困户、考察基础设施和扶贫产业,晚上召开村组干部和党员座谈会,并现场办公为桥石村解决脱贫攻坚具体问题13个。
通过解剖一个贫困村,了解全县贫困村的共性问题,为全县脱贫攻坚明确主攻方向:动员一切力量,精确识贫,掌握“定位”方向,变“大水漫灌”为定向“喷灌”、定点“滴灌”,以完善基础设施、壮大富民产业、发展社会事业为重点,聚焦“五条战线”,打响脱贫攻坚战——
聚焦“两项帮扶”战线,驻村帮扶和结对帮扶实现全覆盖。全县4个省派驻村工作队、7个市派驻村工作队、45个县派驻村工作队、30个市直联村单位、29个县直责任部门、220个贫困人口超过100人的非贫困村驻村工作队、县乡6725名结对帮扶责任人、近100个民营企业和一大批扶危济困社会团体进村入户帮扶。 全面落实 “三走访三签字”工作,全县所有结对帮扶责任人做到“六个一”(拉好一次家常、宣讲一次政策、填好一本手册、完善一项对策、实现一个小心愿、参加一次劳动)工作要求,并出台结对帮扶工作管理办法。
聚焦“两级推进”战线,县级推进和乡镇推进实现一盘棋。实行县级领导包乡镇、县直单位包村、党员干部包户,精准识贫,因户施策。在乡镇,2016年底组建了底线工作办公室,招考录用161名工作人员,全部分配乡镇从事脱贫攻坚,2017年又从事业单位选派73名工作人员从事扶贫一线工作,在全省首开村级人事改革先河。
聚焦“两项整合”战线,涉农资金和涉农项目实现一体化。全县全力整合财政涉农资金和涉农项目,把“五个十万”农业产业项目与扶贫项目充分结合,明确每年安排财政资金6000万元,统筹扶持黄花菜、油茶、枣业、商品果蔬和中药材五大特色产业,和“一镇一品”发展战略中的特色扶贫产业。2017年,全县整合各类扶贫资金近11亿元。
聚焦“两项同步”战线,五个一批和六个精准实现齐步走。全面启动产业脱贫、劳务协作脱贫、易地扶贫搬迁和贫困农户危房改造脱贫、教育脱贫、兜底保障脱贫、医疗保险救助脱贫、生态补偿脱贫“七大行动”,加快补齐辖区水利、电力、交通、人居环境、通信、文化、乡村旅游等基础设施发展短板。开展社会扶贫、协作扶贫,激发内生动力。归阳工业园启动贫困户特困户劳务扶贫工程,贫困户经培训后进入园区工作,人均月收入3000元以上。
聚焦“两项结合”战线,基层党建和脱贫项目实现同发展。全面落实以党建促脱贫,不断完善村级党组织建设,常态化党小组活动,凝聚党员力量,创新“远教站+精准扶贫”模式。凤歧坪韭菜坪村是市委组织部的定点扶贫点,工作队带来资金,改善了全村的基础设施建设,还为村里修建了光伏发电站,仅电站就为村级集体经济每年增收15万元。村级集体经济为村党支部开展活动提供了资金保障,该村党员大多数成为贫困村民脱贫的带头人。去年,该村被评为全省先进党支部。
A
祁东县地处衡邵干旱走廊核心区和衡阳盆地边缘,干旱缺水、石漠化严重、山多田少、紫色页岩广泛分布,自然条件恶劣。2012年被列入湖南省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是衡阳市唯一的省级贫困县,被省委、市委高度关注。
省扶贫工作队来了,市、县扶贫工作队来了,这里成了省、市、县三级扶贫攻坚的主战场。“小康路上,我们绝不让一个贫困户掉队。”县委向市委立下了军令状。
为政之道,关键在富民;小康之路,重点在脱贫。
脱贫攻坚成为当下全县“第一号工程”,祁东县委书记杜登峰,县委副书记、县长胡果雄担任全县脱贫攻坚的总指挥。祁东县4万名党员行动起来了,108万祁东人民被动员起来……一场向贫困说“不”的攻坚战全面打响。
精准“定位”,五条战线齐推进
县委书记杜登峰视察衡师附中食堂
B
夯实基础,致富平台更坚实
稳定脱贫才是真脱贫。近年来,全县一直把脱贫的重心放在夯实脱贫基础上,做强做实致富平台,取得很好的效果。
白地市镇黄花场村是县委副书记、县长胡果雄的扶贫联系点。近年来,该村水电路等农村基础设施有了极大的改善,还修建了新的村部,他动员全村所有贫困户以土地、产业扶贫资金入股江南华兴农业发展公司,农民成为产业工人,种植西兰花,实现了整体脱贫,成为全县产业扶贫示范的样板。一花引来百花开,全县先后涌现了63个以养殖藏香猪、鸡鸭牛羊和种植黄花菜、西兰花等为脱贫主导产业的专业村,帮扶发展规模种养专业加工户386家。
以完善贫困村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为主要抓手,全县整合各项资金合计约11亿元,重点推进55个贫困村的村级综合服务平台、安全饮水、村组道路、光伏发电、易地扶贫搬迁集中安置点建设。
近年来,该县给每个贫困村投资99万元建设村级服务平台;投资6332.66万元在55个贫困村建设自来水管网、打井等安全饮水项目工程;规划村组道路项目118个,其中通畅项目59个,总里程118.23公里,涉及贫困村38个;通达项目59个,总里程99.87公里,涉及贫困村37个;提质改造项目59个,总里程111.6公里,涉及贫困村26个。每个村按60kw规模建设村级光伏电站建设项目55个;完成易地扶贫搬迁2776户,在全县建设集中安置点23个;全县危房改造计划完成2863户,开工率已达100%……
在产业帮扶政策上,该县突出扶贫“四跟四走”,深入推进了黄花菜、油茶、枣业、中药材、商品果蔬“五个十万”农业产业,组织了“祁东黄花菜·中国母亲花”为主题的湖南省“一县一品”农产品推介,祁东黄花菜线上线下全渠道营销开启了新篇章。突出贫困人口和易地扶贫搬迁对象,试点推行构树产业扶持政策。对贫困户发展产业的,给予2000元/人产业帮扶资金,对建档立卡贫困户参与“扶贫特惠保”保险给予90%的保费补贴,对参与精准扶贫的新型主体投保给予70%的保费补贴。9月底,全县已启动了总投资7016.9万元,涉及25个乡镇(街道、管理处)300个行政村29237人的产业扶贫项目。
在就业培训政策上,突出落实了贫困劳动力就业技能、创业培训、工会培训、移民培训等培训项目,培训补贴标准上浮70%,岗位技能培训按就业前技能培训补贴标准的50%给予补贴,全县就业扶贫数据库建设进一步加强。对跨区域外出务工的贫困人口给予一定交通补助。
在易地扶贫搬迁和危房改造政策上,突出落实易地扶贫搬迁人均25平方米,分散自建到户补贴每平方米不少于800元和对贫困户危房改造实行差异化补助的相关政策。
在教育扶贫政策上。突出落实学前教育、义务教育、高中教育、中职教育等相关补助政策,雨露计划扶贫助学有新的态势。
在健康扶贫政策上,对低保对象城乡居民医保的个人缴费部分,通过医疗救助等渠道给予补贴,对建档立卡贫困人口的非低保对象,县财政个人自负部分给予50%以上补贴,对患9种大病贫困人口实际医疗费用,个人自付部分由定点医院给予50%的减免,对低保困难群众(含特困人员)大病保险补偿起付线降低50%,将贫困人口全部纳入农村特大疾病救助范围,年内已全覆盖建立了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健康档案,落实分类救治和“先诊疗、后付费”。
在兜底保障政策上,全面落实了两线融合等相关政策,全县整户低保户已全部据实录入建档立卡系统。
在生态补偿政策上,突出优先聘请建档立卡贫困人口为生态护林员,突出落实了防护林工程、造林补贴、森林抚育、完善退耕还林、油茶林、森林生态效益补偿等行业扶贫政策。
县委副书记、县长胡果雄(右一)察看贫困户家庭情况
C
全民参与,万众一心奔小康
在全县农村进行大规模的脱贫攻坚活动,是祁东县继解放初期农村土地改革后,又一场波澜壮阔的农村运动。
该县不仅落实了月督查月整改月追责的管理办法,组织25个脱贫攻坚督查巡查组对乡镇(街道、管理处)按月落实了督查整改,同时,对省、市脱贫攻坚常态化联点督查结果高度重视,下发整改通知书210余份,集中约谈47人,诫勉谈话95人。交办整改问题123项,已完成整改任务123项。
县委出台脱贫攻坚八条新规定,明确在今年底全省脱贫摘帽考核验收中,对贫困村和非贫困村因工作不到位造成“三率一度”未达标、影响全县脱贫摘帽的责任人严格实行问责。
严格的组织纪律确保了扶贫工作的力量,涌现了一批扶贫标兵。省高院驻凤歧坪乡韭菜坪村扶贫工作队长胡上波、衡阳师院驻太和堂镇高龙村扶贫工作队长周仲景、市公路局驻步云桥镇桥家冲村扶贫工作队长伍山华等,他们以村为家,带领工作队,“驻得住、扎得下、干得实”,沉下心驻村开展扶贫工作,受到当地群众的称赞。
县委县政府全面动员社会力量加入这项伟大而光荣的扶贫事业,组织了“百企帮百村”精准扶贫活动,全县非公企业和非公经济人士,捐款800多万元,全力助推全县脱贫摘帽,并建立了扶贫长效机制。
衡缘物流集团捐资100多万元,帮助何家、马杜桥等5个贫困村新建村部,并为全县55个贫困村在物流园区提供55间驻园铺面,同1000多名贫困村民签订脱贫合约;保丰集团联合新区医院为全县注册贫困户提供了200万元医疗报销后的兜底帮扶;香港恩慈基金捐资70万元用于教育扶贫;长沙祁乡会、东莞祁东商会、广东狮子会捐资助学近百万元;启航学校、楚源学校、船山学校等爱心企业纷纷为贫困村民伸出援手。
玉合街道玖隆村村民彭冬莲老人是建档立卡贫困户,以县委宣传部为牵头单位组成的驻村扶贫工作队在走访中得知她对养鸡很感兴趣后,将老人的想法通过微信发到了朋友圈,立即得到朋友圈热烈响应,筹得帮扶资金6000多元为老人买来400羽黑鸡苗。在老人养殖期间,工作队多次从县畜牧水产局请来专家指导,并动员祁东网络大V团队为其他村民在网上销售鸡鸭等农产品。
经过近三年的努力,2016年底,全县已脱贫46138人,脱贫退出“十三五”贫困村24个,农民人均纯收入连续3年保持8个百分点以上的增长率,至2016年底已达11987元,连续三年顺利通过省市专项工作考核,保持了较好的工作态势。2017年,该县拟脱贫出列“十三五”贫困村31个,减少贫困人口35526人,使全县贫困发生率降低至0.88%。
脱贫有目标,致富无终点。祁东正在大力推进“五个祁东”建设,一条全面小康的幸福大道正在铺就,祁东人民的生活一定会越来越好。
扶贫工作队员发放扶贫资料
扶贫工作队员帮助村民运送物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