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自“我的中国梦”主题教育实践活动开展以来,我市各地、各部门、各学校不断创新学习和宣传教育形式,用成就鼓劲、用典型感召、用活动聚能,“推进‘我的中国梦’、建设‘五个新衡阳’”主题教育实践活动深入开展,在雁城大地唱响了建设“幸福衡阳”的最强音。
在传承民族精神中践行中国梦
开展“我的中国梦”主题教育实践活动归根到底要靠群众参与,集聚发展正能量。在活动中,我市结合实际,采取多种形式,激发全市干部群众积极做实现“中国梦”的参与者和践行者。
3月29日,市委宣传部、市文明办、市教育局在市烈士陵园举行了2017年衡阳市未成年人“我的中国梦·清明祭英烈”主题教育活动启动仪式。各级各单位党员干部自发聚集到红色旅游景区、景点、革命战争纪念地、重大战役发生地或烈士陵园等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共同缅怀革命先烈、追忆革命历史。同时,以“文明祭扫、平安清明”为主题,积极组织全市中小学生开展“网上祭英烈”活动,30余万名师生网上祭奠、网上献花、网上寄语。
文化活动方面,我市以歌颂、描绘和放飞“中国梦”为主题的征文演讲、团日活动、诗歌朗诵、主题班队会等活动相继开展,一系列宣传教育活动,使“中国梦”深深烙在全市人民心中,成为推进我市持续发展的强大动力。
在广泛传唱中歌颂中国梦
少年儿童在哪,梦想的召唤和激励就相伴到哪。
7月1日,市委宣传部、市文明办、市教育局在衡州小学举行“童心向党·献礼七一”暨2017年全市中小学生建制班合唱比赛,用合唱的方式讴歌对党的爱,表达对党的无限感恩。6-8月份,以优秀童谣、儿歌推广传唱的艺术形式,通过举行少先队主题队会、汇报演出、班级、学校歌咏比赛等活动,引导全市未成年人广泛传唱歌颂党、歌颂伟大祖国、歌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优秀歌曲,用歌声唱响共产党好、社会主义好、改革开放好、伟大祖国好、人民军队好的主旋律。
播种梦想,点燃青春,一系列“我的中国梦”主题教育实践活动正激励着广大青少年敢于有梦、勇于追梦、勤于圆梦,为实现“中国梦”汇聚强大的青春能量。
6月,我市“学习和争做美德少年活动”如火如荼进行,以崇德向善、见贤思齐为主题,树立美德少年、最美少年等少年典型,在网上以图文、动漫、视频等形式进行展示,在网下开展巡讲巡演、座谈交流、学雷锋志愿服务等活动,引导未成年人从小崇尚美德、践行美德。
与此同时,“学雷锋”、“美德少年”评比、“国学知识争霸赛”……一系列紧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实践活动在全市全面铺开,将美德善行植入每一位未成年人的心灵,引导全市未成年人从小崇尚美德、践行美德。
在教育实践活动中融入中国梦
国旗前,昂首挺胸,庄严宣誓;网络上,积极签名,寄语祖国。
9月27日,“喜迎十九大、向国旗敬礼、做美德少年”主题教育实践活动启动仪式在我市高新区华新小学隆重举行,千余名师生用歌声和舞蹈表达了对祖国的热爱与祝福,全市各级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代表与师生一同在国旗下敬礼,共同表达对祖国繁荣富强美丽的殷切期盼。
随后,我市以国庆节为契机,在各中小学校集中开展以“喜迎十九大、向国旗敬礼、做美德少年”为主题的形式多样的教育实践活动,坚持网上网下相结合,吸引全市青少年学生广泛参与。据不完全统计,国庆期间,共有数十万名青少年利用信息技术课、品德课等课程,登录中国文明网、央视网等网站专门开设的活动网页,参与网上向国旗敬礼签名寄语活动,抒发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热爱中国共产党的情感。在开展网上签名寄语的同时,各中小学校还就近就便开展形式多样的网下主题教育实践活动120余次,展出各类网下教育实践活动评比优秀作品上百幅,充分发挥校园宣传板报、广播、网络等各类媒体作用,开设专题专栏,积极扩大活动影响,让国家观念、家国情怀在广大未成年人心中牢牢扎根,引导我市未成年人强化爱国意识、激发报国志向,用“中国梦”引领人生航向,坚定自觉地跟党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