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2:版面二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2017年11月14日 星期二 出版 返回首页 | 版面概览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上一期   下一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守住“幼有所育”的底线
  只有把“幼有所育”的步子迈得再大些、再快些,才能不负“多谋民生之利、多解民生之忧”的承诺。 

  时事网评

  ■曹鹏程

  继上海携程亲子园虐童事件引发舆论高度关注后,广西又曝出两起幼儿园虐童案。所谓母子连心,任何一位家长都无法接受“心中最柔软的地方”被伤害,让孩子安全、健康成长,是整个社会共同的需求和希望。

  十九大报告提出必须取得“新进展”的7项民生要求,“幼有所育”排在首位。随着我国义务教育的普及,0—6岁的幼托教育面临的供需矛盾相对更为突出。尽管2016年全国共有幼儿园24万所,全国学前三年毛入园率达到77.4%,但距离到2020年完成85%的目标,还有不小差距。同时,全面二孩的政策推动,生活水平和育儿理念的普遍提高,都在不断拉升人民群众对幼托数量和质量的双重期待。要解决社会主要矛盾的这一具体体现,发展需要“赶考”的地方非常多。

  举一纲而万目张。问题困难如山,但当前最让人民群众揪心和痛恨的,当属直接造成孩子身心伤害的虐童行为。事实上,针对虐童的立法工作一直在推进。几年前,舆论关注的浙江温岭“虐童事件”,涉事女教师被警方以涉嫌寻衅滋事罪刑拘,最后却被无罪释放。如果放在今天,刑法修正案(九)已将虐待老幼病残等虐待行为入刑,其必将依法受到严惩。在有法可依之后,最重要的是理性客观地办好每一起“虐童案”。更加科学的责任划分、更加准确的量刑标准乃至社会的公平正义,就是在每一起个案的积累中不断完善的。处理好携程亲子园虐童等案件,并及时总结归纳、公之于众,才能让法律显示出最强大的威慑力。

  除了涉嫌虐待儿童的几个当事人,这几天舆论的矛头针对的还有经营方和监管方。应该说,企业主动为员工对接幼托机构,对职工来说是“雪中送炭”。我们需要批评的,是有关部门和单位平时“多头分管,都管不到底”,出现非常事件时又简单粗暴处理涉事单位,事后却没有监管和制度的完善;相关企业只讲经济效益,存在不办教育办买卖的思维。因噎废食不可取,大干快上也不可取,政府部门、群团组织、市场主体应该形成良性互动,走出“不出事怎么都行,出了事怎么也不行”的怪圈,共同把庞大的市场做成优质事业和产业。

  虐童现象刺目无比,但个案决不能让整个幼师团队来背锅。幼师并不是一个容易干的职业,很多老师其实主要是靠爱心良知和职业素养在拼。如果幼师遴选机制、职业图景、监管层级、收入待遇不能完成转型升级,又如何保证幼师们的职业尊严与美好生活? 

  孩子的笑脸,是一个家庭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之所系。只有把“幼有所育”的步子迈得再大些、再快些,才能不负“多谋民生之利、多解民生之忧”的承诺。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版面一
   第A02版:版面二
   第A03版:版面三
   第A04版:版面四
   第A05版:版面五
   第A06版:版面六
   第A07版:版面七
   第A08版:版面八
“双11”,衡阳人“豪掷”4.3亿
省政府督查衡阳五项重点工作
珠晖区两省级贫困村如期脱贫
新闻漫话
1、校园欺凌不能姑息
2、书店,不能仅有网红颜值
世相浅见
守住“幼有所育”的底线
推行“一窗一人双系统”模式
请为衡阳廉政文化雕塑园投上一票
前十月全市一般公共预算收入 完成225.64亿
衡阳日报版面二A02守住“幼有所育”的底线 2017-11-14 2 2017年11月14日 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