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样的“工作模式”,尹灿虹已经保持了整整12年。粗略估计,他每年审看的文字在2000万字左右。这么大的文字量,相当于一部新版《辞海》的总字数。正是由于他严谨细致的工作,《衡阳晚报》近年没有出现过一起重大差错和导向错误。
2008年,衡阳遭遇特大冰灾,他连续三天坚守在办公室,确保了报纸按时出版,保障了抗冰救灾信息的及时送达。2011年,在市第九次党代会召开期间,衡阳晚报推出大型特刊《超越》,共计172个版,这是衡阳报业史上单日出版的版面数最多的一次,也刷新了衡阳日报社单日出刊的纪录。在这期报纸推出前的整整两天时间里,他审看稿件50余万字,最终做到了无一差错。
主动出击,用创意点亮报纸
当今社会发展越发快速,新的传播手段层出不穷,如何让《衡阳晚报》立于不败之地?他认为,“不能再拘泥于等稿上门、来稿再编的旧模式,而是要主动出击,用策划点亮报纸。”从2009年开始,报社推行新闻策划项目负责制。近几年来,他参与策划了建国60年特别策划、党的十八大特别策划、党的十九大特别策划、“晚报大数据”专栏、“项目力量”专栏、“我们的节日”等系列策划和特刊,基本实现了报纸“月月有策划,周周有亮点”,多次受到报纸阅评员的点赞。
与此同时,他还不断探索《衡阳晚报》新闻报道方式的转变。
2012年,衡阳县发生一件好人好事,一名独自在家的男童在攀爬窗户时遇到危险,命悬一线,衡阳县小伙付辽宇在危急时刻,用自己的双臂接住了从楼上坠下的男童。经过尹灿虹的精心策划、深度挖掘后,推出连续报道《“最帅小伙”二楼纵身一跳,双手接住坠楼男童》,产生了强烈反响,各大网站纷纷转载,各地都掀起了向“最帅小伙付辽宇”学习的活动,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也给予高度评价。这一系列报道获得当年中国晚协“赵超构新闻奖”一等奖、中国地市报好新闻一等奖和湖南新闻奖市州好新闻一等奖。
16年来,他采编的稿件荣获各级新闻奖近百篇次,在《中国记者》、《中国地市报人》等期刊发表论文多篇,6次获省部级论文奖,其中一篇获得“赵超构新闻奖”论文一等奖,他还先后被评为湖南省宣传系统抗冰救灾先进个人、衡阳市优秀新闻工作者、衡阳日报社突出成就奖等荣誉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