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现供职于湖南省地质测绘院)
成功的出版企业负责人性格特征应该是:具有现实主义的态度,从不把幻想当成现实,对冒险的事三思而后行;独立决策,做事稳重、理智。
随着中国出版集团的成立,出版机构改企呈现出势不可挡势头。其实,出版业在改革开放之后一直是事业单位企业化管理,大部分是自负盈亏的,出版机构很大的成分应该说是企业。作为“企业”,应该有一套行之有效的管理办法、有自己的企业文化。
出版企业文化包括出版机构的精神文化、制度文化、物质文化、形象设计等,各出版机构由于专业分工不同、地域不同、规模不同而有所不同。好的出版企业精神文化可以使编辑、发行等人员学到出版业生产经营及管理的知识、经验,使他们树立崇高的理想,培养他们高尚的道德,锻炼他们坚强的意志,净化他们的心灵,从而提高他们的能力,有助于他们的全面发展。
一是应具有深厚的历史传统与不断创新的生机活力。其一,文化企业要有家国担当。出版业在任何时候都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正确方向,忠实地服务于党和国家的工作大局,如此而为,出版业才会有蓬勃生命力与持久影响力。其二,文化使命是出版的根本使命。这就要求始终把文化使命摆在了第一位,这样,才能创造一个灿烂的出版品牌,并收获持续稳定的经济回报。其三,出版繁荣归根结底在人才。长期坚持文化使命第一,争取文化使命与商业利益有机统一,不难造就众多的文化精英与名流。这告诉我们:深入地而不是肤浅地、长期地而不是短暂地坚持正确的出版方针,必然最终形成一支以文化使命为己任的编辑队伍与名家团队,而这恰恰是一种更大的文化成就。中国编辑学会这几年坚定不移地提出“培养编辑名家、锻造出版精品、倡导工匠精神”等工作目标。出版方向的坚守,两个效益的统一,最终要通过出版企业文化的建设,落实到拥有一支思想精深、学术精湛、业务精准的编辑团队上面来。
二是出版企业自身文化建设起到积极作用。出版企业的良好风貌对社会产生传播作用,对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作用显得尤为重要。因此,出版企业精神的表达应简洁、生动、有个性、符合本企业的情况,还要易记。出版企业的精神文化应体现主人翁精神、爱岗敬业精神、团队精神、竞争精神等内容。对照检查,目前出版业文化还存在一些这样或那样的缺陷:常常用亲疏关系代替规范;讲面子,感情用事;求稳性强,缺乏变革精神;政治性强,容易把政治准则与经济准则相混淆;社会性强,容易把社会职能与企业职能相混淆;惟大主义,带来泡沫数字与虚假业绩。因此,出版企业文化建设已成当务之急。
三是价值观念直接影响着出版机构发展的方向。因此负责人必须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能力素质、文化素质、身体素质等。成功的出版企业负责人性格特征应该是:具有现实主义的态度,从不把幻想当成现实,对冒险的事三思而后行;独立决策,做事稳重、理智;关心和热爱本社的职工;永不自满,虚心学习,乐于接受新事物,总想做到更好。因为文化是一个群体概念,出版企业员工是出版社文化建设的基本力量,是出版企业的主人,是推动出版企业发展的最活跃的因素。出版企业文化既体现着负责人的智慧,也体现着编辑发行等员工们的智慧。出版企业文化建设要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出版企业的管理重点要放在调动编辑、发行等人员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上,全面满足员工等多方面的需要,关心出版企业内部出版、编辑、发行等各种不同岗位的人员,同时还要关心与出版企业有关的社外人员,在出版企业外部创造一个读者服务部与读者、编辑与作者、发行人员与书店业务员之间的最佳亲密状态。要更加重视企业文化的建设,在出版企业内部要强化文化培训,特别对新到的人员进行培训,争取在最短的时间内让他们达到对出版企业文化的认同,可以利用会议、宣传栏等形式宣传出版企业的经营理念;可以通过开经验交流会、文艺晚会、表彰会、运动会等活动使员工潜移默化地接受企业文化,使其行为得到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