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5:版面五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国网衡山县供电公司服务地方发展纪实之三
~~~——国网衡山县供电公司服务地方发展纪实之三
~~~——国网衡山县供电公司服务地方发展纪实之三
~~~——国网衡山县供电公司服务地方发展纪实之三
~~~——国网衡山县供电公司服务地方发展纪实之三
~~~——国网衡山县供电公司服务地方发展纪实之三
~~~——国网衡山县供电公司服务地方发展纪实之三
2017年10月17日 星期二 出版 返回首页 | 版面概览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上一期   下一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抗洪一线:“水退到哪里,电亮到哪里”
改善民生:“村村有网点,缴费不出村”
——国网衡山县供电公司服务地方发展纪实之三
  ■本报记者   刘思远   特约记者   夏建军

  从度夏用电高峰、高中考、衡山乡村旅游节等重要时期和重要活动,到各种突发天气、突发状况的保供电任务的圆满完成,衡山供电人始终以实际行动书写“责任”二字。

  去年6月15日,衡山县遭遇自有气象资料以来最强暴雨,17个乡镇遭受不同程度水涝灾害,全县电力设施受灾严重,高低压线路倒杆375基,断线400余处,存在安全隐患的杆段还有170余处,造成56个台区因故障停运,用户3.56万户停电。灾情发生后,全体衡山供电人心急如焚,他们深知,长时间停电,群众无法正常生产生活,灾后重建也无法开展。全县电力防汛抢险保供电应急预案迅速启动,130多个电力抢修人员,30多台车辆奔赴各乡镇抢险救灾,一场与时间赛跑、与洪魔搏斗的保供电战役全面打响。

  “水退到哪里,人就进到哪里,电就亮到哪里。”这是公司负责人在抗洪抢险中发出的铮铮誓言。在抗洪现场,共产党员、共青团员身先士卒,始终战斗在一线。

  白果供电所生产副主任陈印自汛情发生之日起一直坚守在抗洪抢险最前线,全力组织人员抢修,合理调配抢修物资和车辆,连续三天三夜没合眼;配电班运检员唐新华是一名老同志,灾情发生时女儿正在待产,但他面对洪魔无暇顾及自己的家庭,等抗洪结束回到家中,外孙早已呱呱坠地……6月18日,历经三天的全力抢修,修复高低压线路倒杆375基,连接断线400余处,对存在安全隐患的170余处杆段进行整改,并采取相应的防范措施确保安全供电;造成停电的11条10KV高压线路,56个台区,35600户群众全部恢复供电。

  衡山县境内江河蜿蜒、水塘众多,每到农忙、抗旱等特殊时期,总有一些村民会私自钩挂用电、私拉乱接,不仅造成国有资产的流失,也存在巨大的安全隐患。为方便农村用户抗旱抽水,保障村民人身安全,维护电网可靠运行,今年7月以来,国网衡山县供电公司在组织宣传队深入农村进行抗旱用电、安全用电宣传的同时,还联合电力执法大队、安监、公安等部门开展了抗旱用电专项整治,收缴各类违章用电线电缆21340米,暂扣水泵245台;同时,利用农维资金在水源处架设电排线路,安装固定农排表、漏电保安器,为村民提供农业生产用电服务,并给予所有安装费用减半的优惠。专项整治开展以来,共新装抗旱专用表389余块,全县未发生一起因用电造成的人身伤害事故。

  为了城乡居民缴电费更方便,国网衡山县公司力推自助缴费终端、电费充值卡、手机缴费等新型缴费方式,在全市率先搭建了“十分钟缴费圈”,还在全县325个行政村安装了370台银联自助缴费终端,实现了“村村有网点,缴费不出村”。今年,运用“互联网+”通过推广掌上电力、电e宝、支付宝等拓宽电费缴纳渠道,截至9月底,全县使用“互联网+”缴费的用户达到28.56%。

  国网工作人员深入田间地头帮助农户用电抗旱  ■本报记者   周琪   摄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版面一
   第A02版:版面二
   第A03版:版面三
   第A04版:版面四
   第A05版:版面五
   第A06版:版面六
   第A07版:版面七
   第A08版:版面八
抗洪一线:“水退到哪里,电亮到哪里” 改善民生:“村村有网点,缴费不出村”
整合资源有序推进健康扶贫
人大代表金点子“献计”乡村游
人事改革中如何发挥政工师作用
出版企业文化建设初探
北二环(东段)年底拉通
人大代表“取经”扶贫产业基地
衡阳日报版面五A05抗洪一线:“水退到哪里,电亮到哪里”
改善民生:“村村有网点,缴费不出村”
2017-10-17 2 2017年10月17日 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