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6:版面六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记市中心医院肿瘤内科
~~~——记市中心医院肿瘤内科
~~~——记市中心医院肿瘤内科
~~~——记市中心医院肿瘤内科
2017年08月21日 星期一 出版 返回首页 | 版面概览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上一期   下一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多学科合作治疗肿瘤
——记市中心医院肿瘤内科
  ■通讯员  易小科

  70多岁的徐爷爷是名癌症患者。8月15日一大早,他携着老伴、子女,拎着水果前来市中心医院肿瘤内科一区,拉着肿瘤内科主任唐玉成的手表达感激之情:“感谢您给我制定的抗癌方案,仅仅用10个月的时间就让肿瘤滚蛋啦;感谢易小科护士长给我置的PICC导管,让我整个化疗期间无痛、安全有保障;感谢主管医生喻嫦娥及全体医护人员的精心治疗和一路陪伴,很幸运遇上你们,是你们给了我第二次生命。” 

  据了解,经过20年的发展历程,市中心医院肿瘤内科如今已经成为衡阳市专业设备齐全、人才众多、技术力量雄厚、具有重要学术地位和影响的科室。该科有一批高素质的专业技术人员,主任医师1名、副主任医师3名、主治医师8名、研究生8名,形成了一支老中青相结合、多学科多层次、呈梯队发展的医疗队伍。

  精心治疗,提振患者信心

  徐爷爷于去年国庆节前夕被确诊为“直肠癌肝转移”,入住市中心医院肿瘤内科。他不愿意接受这个事实,一直拒绝进一步检查和治疗。

  唐玉成了解情况后,多次到徐爷爷床前和他聊天、谈心,慢慢地稳住了他的情绪,然后再耐心地向他介绍治疗原理和抗癌成功病例,终于使徐爷爷敞开了心扉,答应试试化疗。

  在得到徐爷爷初步配合后,唐玉成立即召集科室各专业人才进行科内MDT讨论,共同商定治疗方案。由于患者系高龄、直肠肿瘤晚期合并肝转移且患有支气管哮喘、冠心病等多种慢性疾病,曾行冠脉搭桥术,化疗风险高,容易出现并发症,唐玉成提议采用同步放化疗的方案,并推荐选用改良的FOLFOX(氟尿嘧啶+奥沙利铂+亚叶酸钙)方案,根据5—FU的药理特性选择时辰化疗,加大晚夜间药量,既提高化疗药对肿瘤细胞的杀伤力,又能最大限度降低对人体正常细胞的损伤。主攻生物治疗的阳美玲副主任建议尽快为病人做肿瘤基因检测,主管医生喻嫦娥负责观察处理每一次化疗的毒副反应,并动态评估疗效。

  悉心护理,赢得患者倾心

  在最佳方案指导下,经过一个化疗周期,徐爷爷并没有感觉特别难受和恐惧,放化疗的毒副反应也在 “掌控之中”。他主动找到唐主任说:“我相信你们,从今天起,把命都交给你们了,一定积极配合完成所有治疗。”

  因病人化疗周期长,必须保护好血管,为减轻反复静脉穿刺给病人带来的痛苦,医务人员在B超引导下,为病人建立一条安全、便捷的化疗血管通路,通过PICC管道使用便携式电子化疗泵进行输注,保证药物的精准和安全。   

  今年8月10日,徐爷爷顺利完成了六个周期的放化疗,复查CT,显示直肠上原发肿瘤灶明显缩小,肝脏转移瘤消失。

  据悉,MDT于上世纪90年代由美国率先提出,MDT模式(多学科综合治疗)即由多学科专家围绕某一病例进行讨论,在综合各学科意见的基础上为病人制定出最佳的治疗方案。因其鲜明的以病人为中心、个体化治疗的特点,MDT模式已在欧美国家得到普及。市中心医院肿瘤内科一区科室人才结构合理,每种疾病都有不同专业的MDT,MDT已成常态,有效避免了误诊误治和过度诊疗,整合应用多个学科、多种方法,为每一位肿瘤患者提供多学科、系统化、连续性医疗服务,使病家最大化获益,实现了1+1>2的成效,对于肿瘤病人是无可替代的主流趋势。

  徐爷爷高兴地和帮助过他的医生、护士分享他的喜悦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版面一
   第A02版:版面二
   第A03版:版面三
   第A04版:版面四
   第A05版:版面五
   第A06版:版面六
   第A07版:版面七
   第A08版:版面八
“心”之所向 做让患者放心的好科室
多学科合作治疗肿瘤
打通“空中生命线” 开展“跨时空营救”
握灵感镜头 拍多彩人生
衡阳日报版面六A06多学科合作治疗肿瘤 2017-08-21 2 2017年08月21日 星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