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6:版面六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访市第三人民医院副院长、结核病专家陈欣
~~~——访市第三人民医院副院长、结核病专家陈欣
~~~——访市第三人民医院副院长、结核病专家陈欣
~~~——访市第三人民医院副院长、结核病专家陈欣
2017年08月14日 星期一 出版 返回首页 | 版面概览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上一期   下一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结核病:防治不当堪比癌症
——访市第三人民医院副院长、结核病专家陈欣
  ■本报记者   贺正香

  根据WHO2017年的报告,全球2015年估计有1040万新发结核病例和140万结核死亡病例;全球结核病发病率为133/10万,南非的发病率为834/10万,中国的发病率为68/10万;2015年中国结核新发病人数93万。

  随着医疗技术和水平的不断提升,肺结核已经不像以前那么可怕,治愈的几率也大幅度提高了,但情况依然不容乐观。“结核病控制重在宣教并督促规范化治疗,让市民认知结核病的危害性和强制隔离治疗的必要性,杜绝耐药肺结核这一可传染的‘癌症’流行的重要性。初治肺结核、涂阳培阳肺结核、耐药肺结核、重症结核病必须强制隔离治疗。”市第三人民医院副院长、结核病专家陈欣在接受记者采访中表示。

  防治结核病,隔离治疗是关键

  结核病又名“痨病”,由结核杆菌引起,主要侵害人体肺部,发生肺结核。肺结核在我国法定报告甲乙类传染病中发病和死亡数排在第2位。得了肺结核如发现不及时,治疗不彻底,会对健康造成严重危害,甚至可引起呼吸衰竭和死亡,给患者和家庭带来沉重的经济负担。

  陈欣表示,结核病的临床表现多种多样,早期症状轻,不典型,容易与其他呼吸系统疾病,如气管炎、肺炎等疾病混淆,经常被忽略而导致就诊延迟。

  普通成人如果患上结核病,全身症状往往表现为午后有低热,体温37.0—38.0℃,乏力、盗汗、食欲不振、体重下降,儿童可有发育延迟,女性可有月经不调。90%以上的结核病会累及肺,也就是大家常说的“肺结核”,结核病变刺激气管、支气管出现咳嗽、咯痰;病变侵蚀血管后可有咯血;累及胸膜时可出现胸痛;当病变广泛,会出现呼吸困难等症状。

  陈欣强调,肺结核是呼吸道传染病,很容易发生传播。肺结核病人通过咳嗽、咳痰、打喷嚏将结核菌播散到空气中,健康人吸入带有结核菌的飞沫即可能受到感染。与肺结核病人共同居住,同室工作、学习的人都是肺结核病人的密切接触者,有可能感染结核菌,应及时到医院去检查排除。

  2003年,衡阳某地区何女士的丈夫谭先生在外工作期间,因为咳嗽、咳痰、胸闷等,自己买了一些感冒药和消炎药服用,未见好转,便请假回家休息了一段时间,在家待了1个月后,身体越发不适,咳嗽咳痰没有缓解,还伴有气促,于是,来到市第三人民医院就诊治疗。经过相关检查后,谭先生被确诊为空洞型肺结核,且具有较强的传染性。

  令谭先生更意外的是,自己住院了没几天,一直在家照顾孩子的妻子何女士也出现了咳嗽咳痰的症状,到医院检查,查出了肺结核。其后,在谭先生夫妻俩住院半个多月后,家里两个孩子也出现相应症状并确诊为肺结核。

  不过,好在谭先生一家四口经过治疗后,病情都得到了有效控制,并顺利康复出院。

  “谭先生家的情况是一起典型的家庭聚集性肺结核疫情。因为谭先生及其家人缺乏对肺结核病防治知识的了解,在谭先生出现咳嗽咳痰等疑似肺结核症状后,没有及时诊治,并且在谭先生在家休息期间,没有采取必要的防护措施而造成了家人的感染。”陈欣说道。

  规范治疗,防止演变为耐药结核病

  肺结核治疗全程为6—8个月,耐药肺结核治疗全程为18—24个月。按医生要求规范治疗,绝大多数肺结核病人都可以治愈。如果不规范治疗,肺结核病人容易产生耐药肺结核。一旦耐药,治愈率低,治疗费用高,社会危害大。

  一旦转变为耐药结核病,治愈率就会大大降低,目前耐多药结核病的治愈率只有60%左右,但治病疗程却要从6个月延长到至少两年。此外,治疗耐多药结核病需要使用一线常用药物之外的二线药物,比如卡那霉素,副作用大,价格高昂,治疗效果却大打折扣,无异于放大了病人的痛苦。对于重症结核病及耐药结核病,需要有经验的结核病专科医生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个性化治疗方案。

  耐药结核病病人的传染期长,被传染上的病人会直接患上耐药结核病,增大了疾病传播的危害性。耐药结核病的“升级版”是广泛耐药结核病,一旦患有广泛耐药结核病,意味着绝大多数一线与二线抗结核药物都不再起作用,病人只能面临“无药可救”的高风险境地,五年存活率低于30%,大大低于目前一般癌症的五年存活率。

  据WHO估算,平均每个耐多药结核病人可传染15名健康人,健康人与之密切接触后会直接患上耐多药结核病,对个人、家庭和社会危害极大。“我国是耐药结核病的大国,耐药结核病患者人数排名世界前三位。在人类寻找到快速、有效的治疗方法前,一旦耐药性结核病广泛传染,结核病就又会变成人类束手无策的天敌。”陈欣说道。

  耐药结核病的防治工作着重在于贫困地区。据《“十三五”全国结核病防治规划》显示,目前我国仍是全球30个结核病高负担国家之一,每年新发结核病患者约90万例,位居全球第3位。结核病发病人数仍然较多,中西部地区、农村地区结核病防治形势严峻。

  2012年,哈尔滨发生一起杀医案,凶手是一名受强制性脊柱炎和肺结核双重病痛折磨的17岁少年;2014年,杭州发生一起公交纵火案,纵火案的作案者被证实患有耐药结核病多年,其“肺结核疑似复发,治疗难度大,案发前消极厌世……”两个案件背后有一个共同点——凶手都是贫困的结核病人。

  “这两个事件发生后都引起了巨大的社会舆论反响,或许结核病就是压垮他们对生活希望的最后一根稻草。这两个事件也应当引起我们对贫困的结核病患者这一弱势群体的关注。”陈欣说,处于社会底层的贫困结核病患者往往因为经济原因而中断或放弃治疗,本来可以治好的病患可能因此转变为耐药结核病患者,备受病痛折磨。因此加强贫困地区结核病防治工作,加大结核病知识普及力度和基础医疗投入都十分必要。

  警惕结核病、糖尿病双重感染

  除了耐药结核病,大家还需要警惕结核病、糖尿病双重感染风险。数据表明,与未患糖尿病的人群相比,患有糖尿病的人群患结核病的风险是其2—3倍。因为糖尿病会削弱人体正常的免疫力,使蛰伏的结核杆菌“苏醒”,从而增加结核病的患病风险。

  与艾滋病病毒增高结核病的风险达30倍相比,2—3倍的风险并不高,但是世界上的糖尿病患者数量十倍于艾滋病患者数量,再考虑到我国糖尿病患者庞大的基数——全球三分之一的糖尿病患者来自中国,以及糖尿病患者多为老人这一情况,如果疏于防范,结核病、糖尿病双重感染将给无数的家庭带来影响。

  糖尿病合并结核病时往往不同于一般的肺结核,其发病较急,病情发展快,活动性病变多,易形成空洞,容易被误诊为急性肺炎,肺化脓,延误治疗时机。反过来,活动性肺结核也可加重糖尿病,使血糖升高,不易控制,甚至诱发酮症酸中毒。服用抗结核病药物会对一些常见的降糖药物比如璜脲类与双胍类药物产生影响,不利于药物降糖。因此,双重感染的病人的降糖药物选择面会比较窄,一般只能使用胰岛素降糖。

  结核病是一种长期慢性消耗性疾病,多数结核患者在患病期间会处于营养失衡状态,急需补充营养。但糖尿病患者易发生糖类、脂肪、蛋白质代谢紊乱而影响正常的生理活动,因此,结核病、糖尿病双重感染的病人尤其需要注意饮食,既要满足治疗结核病所需的各类营养,又达到控制糖尿病的目的。比如,糖尿病合并结核病的患者需要比普通糖尿病患者的能量摄入量多10%—20%。

  结核病、糖尿病双重感染,不仅会延长治疗结核病的疗程,而且治疗的失败率更高,复发率也更高。因此,建议糖尿病病人每年做1—2次胸部X光检查,及时发现问题。

  陈欣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版面一
   第A02版:版面二
   第A03版:版面三
   第A04版:版面四
   第A05版:版面五
   第A06版:版面六
   第A07版:版面七
   第A08版:版面八
巴基斯坦学子生命垂危 市中心医院“肝胆相照”
高温季,专家教你科学防流感
市民可在“家门口”接种宫颈癌疫苗
结核病:防治不当堪比癌症
衡阳日报版面六A06结核病:防治不当堪比癌症 2017-08-14 2 2017年08月14日 星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