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凝土替代火烧板“打补丁”
利用铁棍对另类补丁进行美化
■胡亚华 摄
本报讯(记者 胡亚华)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城市基础设施是重点。连日来,记者在高新区部分路段看到,施工人员维修破损的人行道板有了“创新之举”;利用水泥混凝土替代厚重的火烧板“打补丁”,避免车辆碾压损坏,可起到“一劳永逸”的效果。
12日下午,在高新区华新大道与天台路交汇处,记者看见数名施工人员正在搅拌水泥混凝土,人行道上破烂的道板砖堆积如山,一名施工人员在刚浇筑好的水泥“补丁”上压线条,起到装饰美化作用了。施工队左姓负责人告诉记者,反复维修补道板代价太大,利用水泥混凝土替代火烧板,尽管欠美观整齐,但可承受车辆碾压,避免频繁更换。
这位负责人强调称,高新区人行道将重新规划划片布局,将分为泊车区及人行区,泊车区碾损的道板砖将利用水泥混凝土“打补丁”;人行区则仍然利用火烧板“补缺”,人行区将设立禁车石,禁车石每块重达约600余斤;破损的盲道则一律采用火烧板“打补丁”;希望市民善待公益基础设施,文明出行。
